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焦點 > 內容頁

劉東風:基于東西方文化背景下對“簡意美學”設計理念的探析

來源:騰訊家居 時間:2020-07-01 14:37:0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簡意美學”強調外在裝飾的精簡,對空間想要表達的物質進行極致的表達,保證設計的純粹性。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大道至簡”成為了中國古代道家哲學思想的核心思想,表示“終極真理”。西方二十世紀初的西方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多次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設計思想,并成為了現代主義設計的核心思想并影響了全世界。

  無論是東方的“大道至簡”,還是西方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都是提倡通過簡約的設計手法,表現其內在意蘊和內涵,為大眾傳遞美的價值。所以,融合東西方的文化哲學精華,提出“簡意美學”的設計理念。

東方文化背景下的“簡意美學”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大道至簡”的哲學思想蘊含了沉靜、質樸的審美,深深的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精神內涵追求。“少則多,多則惑”。少了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疑惑。道家強調的“自然”、“樸素”、“無為”的哲學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響著中國當代的室內設計,也深深地承載著中國的美學文化。

  中國寫意水墨畫、宋代瓷器、宋式家具、明式家具等都是“大道至簡”的哲學理念引導下誕生的產物,并將老子的美學思想和哲學理念有機統一起來。比如,中國寫意水墨畫中的“留白”。“萬物始于無而生于有”,留白是“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的體現,白居易《琵琶行》中:“別有憂愁暗恨生,此處無聲勝有聲”,即是對空白之美的解釋。

  從南宋四家的馬遠《寒江獨釣圖》與夏圭《溪山清遠圖》則可以看出畫家執簡馭繁,以一斑而窺全貌的表現手法。后世評論家稱馬遠、夏圭為“馬一角”、“夏半邊”,這不僅是當時時代氣息的反映,更是藝術表現形式的開拓,通過“簡”的手法增強了繪畫的藝術魅力,對后世產生了深刻影響。

h640w217-5ef98f1b91aed.jpg

△馬遠《寒江獨釣圖》

h640w264-5ef98f22536c0.jpg

△夏圭《溪山清遠圖》局部

  再比如,宋代瓷器是我國古代瓷器上將“簡”與“意”體現最淋漓盡致的時代,不僅僅是因為瓷器技術的成熟,更重要的是瓷器中蘊含的哲學道理。宋瓷色彩上追求“以素為美”的審美趨勢,注重瓷器本身的造型與釉色。意蘊上追求道家的平淡天真、虛無相見的理念。

h920w568-5ef9a8bb1410a.png

△北宋定窯玉壺春瓶 / 北宋 汝窯 青瓷碟

  “簡意美學”的提出,離不開土生土長的東方基因。通過東方哲學理念提煉,尤其是道家的傳統美學觀念影響,提取“簡”的設計手法,傳達豐富的情感內容。運用最簡潔的形式、最質樸的設計色彩以及最精簡的材料表達最豐富的空間,設計形式雖簡,但不丟失細節,意蘊深長。用最“簡”的形傳達意味深長的“意”,表達出人們對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追求,體現對無限自由的向往。“簡意美學”理念,是氣韻生動、虛實相生的最佳表達,更是體現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的最佳方式。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簡意美學”

  現代主義探索時期,現代建筑先驅阿道夫·盧斯在《裝飾與罪惡》一書中,曾鮮明提出“裝飾即罪惡”的主張,認為“簡單幾何形式的、功能主義的建筑符合20世紀廣大群眾的需求,二不應該主張繁瑣的裝飾,建筑的精神應該是民主的,為普羅大眾的,而不再是少數權貴的”。彼得·貝倫斯提倡功能主義,摒棄繁瑣的裝飾,強調簡介、功能良好的外形和結構。

  1928年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了“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被譽為現代主義的設計法則,乃至被稱為現代主義設計哲學,此后30多年,以密斯“少即是多”為代表的極簡主義風靡全球。以至于評論家評論密斯“改變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天際線”。密斯·凡·德·羅的極簡不僅不加修飾,而且是非常嚴格的簡潔形式、非常高標準的細節要求,表達豐富的視覺效果。密斯的“簡”不是空白,是精簡,是濃縮。通過“簡”的設計手法表達內在高貴、雅致的韻味。

  密斯的極簡主義順應了工業化時代發展浪潮以及戰后對住房大量需求客觀狀態的時代背景。他的作品也并不是由意向發展起來的,而是由材料、形式、實質構成。這種物質是幾何形式的、有內容的、堅固材料的統一。密斯反對形式主義和美學投機,在逼近柏拉圖式的建筑風格下,理性的建造和材料特性表達其“簡約”、“純粹”的哲學思想。“少就是多”在他的巴薩羅那博覽會德國館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h640w472-5ef9aa4004856.jpg


△巴塞羅那展覽會德國館 密斯

東西方文化融合下“簡意美學”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

  “大道至簡”與“少即是多”雖存在很多差異,但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與思想認知卻大同小異。兩者雖表面上不附帶關聯性,實質卻有著極其相似的“同質性”。“簡意美學”設計理念,提倡去除空間中一系列不必要的繁瑣裝飾,恢復事物原本相貌,用最簡約的表現方式呈現對象的純粹與凈化。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思想理念,都是在“簡”的基礎之上追尋“意”的表達,通過“簡意”傳達出的深層次美學含義,力求設計與道的統一。

  形式:簡約

  “簡”的目的是簡化繁瑣復雜的元素,改善人們的使用復雜度,提升使用舒適性。“簡意美學”追求的是“簡而不減”——簡單的形式,不減內容,不減精華,不減深度,不減舒適,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感知無線的美好,用“簡意”的空間氛圍表達人生的境界。

  色彩:單純

  “簡意美學”設計理念對于空間中的色彩應用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顏色要求單純統一性,色彩運用相對單一,色彩組合單純簡潔,沒有過多雜色,最好使用素色為主。同一的色彩不少同一種色彩,而是色彩明度、純度的增加或減少的額同一類色彩,再配以小面積的點綴色。合理、巧妙的色彩組合,提升了設計的藝術性,擴大了空間延伸感。

  材質:質樸

  “簡意美學”最大程度展現材料的原始狀態,直接表達材料的質感、紋理、色澤,讓使用者或觀賞者可以直觀感受材料的自然狀態,只不過材料的種類不可以過多,精心挑選后的少數材料種類通過整合構造,與空間形成良好的對話,形成一種“美”的秩序,最后通過簡約的形式予以呈現。

  細節:精細

  “簡意美學”正因為使用極簡的處理手法,則更需要一絲不茍的項目細節把控。《浮生六記》中曾寫道:“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細節的精益求精,自有其美妙之處。設計師服務于人民,運用簡潔的設計手法呈現作品的強調內斂、優雅、簡潔,通過“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效果體現設計水準。

  態度:純粹

  “簡意美學”強調外在裝飾的精簡,對空間想要表達的物質進行極致的表達,保證設計的純粹性。“純粹”一詞最早見于《莊子》,“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簡言之,純粹指的是純正而不雜。簡而精,意而美,純粹的作品自然、真誠,有強烈的感召力。“簡意美學”追求的不是各種元素的堆積,而是將幾種或者一種設計元素進行高度概括與提煉,表達出空間純粹的藝術表現力,使空間更具張力與藝術效果。

h640w233-5ef9aa76bb5a4.jpg

△劉東風作品

“簡意美學”設計理念提出的積極意義

  “簡意美學”,融合東西方文化精華,通過簡約的設計手法,體現設計項目的內在意蘊和內涵,為大眾傳遞美的設計價值。

  符合時代需求

  在經濟社會發展如此迅速的當今,城市節奏持續緊促,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巨大。在此大環境基礎之上,人們對社會文明所對應的造型觀念是否需要更高層次的提煉?是否面對紛繁復雜的生活,可以回到自然純凈的生活狀態之中?不僅僅是形式上的你方唱完我登場的之意,設計需要從精神層面進行思考,從而從理性思維角度提取設計方法。極簡主義雖始發于西方,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中都蘊含著“大道至簡”這種簡約、質樸、含蓄的精髓內涵與哲學思想。

  “簡意美學”是探索中國特色簡約設計的獨特思考,它綜合考慮了東西方社會文化背景,充分考量了傳統中國與當代中國的對話。在當代中國提出“簡意美學”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屬性,更是符合中國中產階級的物質與精神需求。

  提升藝術審美

  首先,“簡意美學”通過對東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文化蘊藏下的經典美,追求設計作品內涵品味的表達。讓使用者在“簡意美學”的空間中更舒服、更愜意、更享受,能夠細細品味空間的內涵之美、恒久之美、品質之美、平淡之美。

  其次,“簡意美學”形式簡單內涵豐富,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這種設計方法不限制設計的功能與形式,呈現出品位與大氣,高度凸顯了時代審美特征。同時,“簡意美學”的設計方法也會以其獨特的魅力對未來的設計產生影響。設計源于美,設計人要締造美,引導大眾觀賞美。

  體現人本精神

  “簡意美學”的設計理念以人為出發點,是“大眾性、關懷性的設計活動”,它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處處流露出真實性與人情味。做設計關鍵在態度,設計師的使命就是為人服務,這是基于對生命的尊重。設計不僅能夠發現歷史資源的當下意義,也為處理和保護這些歷史資源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將東西方傳統文化延伸到當下,用當代的語言對歷史文化進行再闡釋。這個過程體現的是人作為“人”存在的主體地位的提升。

  按馬斯洛需求論將人的需求從低至高劃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五大塊,“簡意美學”最大程度的符合人的不同需求,按照受眾的行為習慣、心理特征、認知屬性等去解決問題,提供設計方案,進行設計表達。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是淺層次的,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才是深層次的,“簡意美學”的意境不僅滿足基本需求,更促使人們擺脫現實生活的束縛,追求更為豁達的人生。

  “簡”的設計手法符合當今大眾消費文化,“意”的設計傳達符合中產階級的心理認知,“美”的設計傳達符合當今社會審美風尚。密斯曾說過:“建筑學是用空間術語表達的時代意志。它或者,且常變常新。”我們從密斯的話語中洞察這位偉大建筑師的睿智,從中可知設計并非默守陳規,而是與時俱進。希望“簡意美學”的設計理念可以與今天的時代意識相匹配,在設計界激發一種新的活力。

  結 語

  在極度飽和的視覺信息時代,“簡意美學”設計作品會更具競爭力與優勢,可以行之有效的引起認知應引發記憶。

  道的本性即是自然,老子推崇素樸和稚拙,認為“大巧若拙”,贊美嬰兒“含德之厚”,主張大丈夫“處其實,不居其華”。古樸、稚拙作為一種美的形態,在中國古代一直受到人們普遍的贊頌,與此對立的華艷輕浮,歷來為人們所蔑視,這一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古樸、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認為“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平淡之美,也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為一種審美風尚。

  關于作者

h640w853-5ef854ff555cf.jpg

劉東風

深圳東井建筑空間設計創始人

中國高端全案空間設計師

中國注冊高級室內設計師

中裝協設計委副主任委員

“簡意美學”創導者

主張以”簡”為設計形式,”意”為精神表達的設計理念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

相關文章

投稿|推薦|提問
熱點推薦
最設計更多>>
最話題更多>>
設計企業檔案更多>>
?
友情鏈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