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報價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價格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投標結果,因為鄙人不是銷售,所以無權過多談這一過程,只是見過的談一談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報價:
(1)招標方的預算;
(2)本企業就本項目的投入產出和收益預算;
(3)類似項目的合同金額;
(4)競爭對手的報價;
第四步:提交投標文件和開標
在開標的時候,主要注意幾點:
1.參加開標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一定要攜帶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因為有時會在開標前審查證件;
2.可以帶一些膠帶、密封條之類的東西到開標現場,如果能帶上公章更好,因為招標人在收投標文件的時候會檢查密封情況,如果密封情況與招標方的要求有很大偏差,在時間來得及的情況下,是允許重新按要求密封的;
3.開標的時間大多數被安排在上午,最好多預留一些在路上的時間,因為交通狀況實在是所料不及的。
第五步:講標
這個步驟不是每次投標都會有的,但如果有這個步驟,那就必須重視,因為講標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評審團(專家)對投標人的打分。
1.講標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制作一份漂亮的PPT會提升投標人在專家前的印象。
2.一般的講標時間會在15-30分鐘之內,在很短的時間內一定要講出投標人的實力,以及技術上優勢和對招標需求的響應。
3.講標前一定要讓講標人充分了解這個項目的情況以及投標文件的內容,包括技術上和商務上的,避免出現講的與寫的不一致的現象。
4.回答問題時要機敏,能夠隨機應變。
這里要特別強調一點個人的經驗之談,一定要預演,一定要預演,一定要預演!
講標人要熟悉陳述內容,最好做到脫稿演講;
進行有觀眾的的預演,力求達到最好的講標效果;
吐字清晰,表現自信。做好這些,一定能加分的!
投標中普遍存在什么問題,如何
1、肢解工程,規避招標
按照規定,造價50萬元以上的建設工程必須招標,50萬元以下的工程可直接發包。有些單位為了逃避招投標程序,經常把造價50萬元以上的工程進行分拆或肢解,從而達到指定施工單位的目的。而招投標管理部門在審核報建單位的工程造價時只根據報建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備案,缺少嚴格的審核把關。
2、控制信息,限制招標
《招投標法》規定對招投標信息的發布作了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人常借口提高工作效率隨意縮短信息發布時間,客觀上造成了潛在投標對象獲知信息的不平等。
3、控制評標,設障排他
如某大型國有煤礦修建職工宿舍進行招標,其內部已經選定了幾家以前曾經在本單位做過工程的關系較好的施工單位進行投標,于是在招標公告中其公布參加投標的條件中有一條:曾經在本煤礦有過工程業績。最后,除了已經確定的那幾家施工單位,其他施工單位均無法參加投標,使招投標成為徒具形式的空殼。
4、轉包工程,獲取利潤
“轉包”現象的存在,是現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個根源。有的企業中標后,直接轉包或違法分包給其他單位,從中收取管理費,以包代管,而對工程質量、安全不從事管理、不負責任。這種轉包的現象,使得一些資質不夠,沒有施工經驗的企業,進入施工現場,為質量安全問題埋下隱患。
5、評標辦法,并不全面
目前,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評標辦法,以至于有些單位,單純著重報價高低,且整個評分方法重定性評分,輕定量評分。而專家評標水平和職業素質有待提高。
6、招標代理,有待規范
由于我國招標代理業務起步晚,招標代理市場發育尚不完善,一些相關的配套制度還不健全,致使一些代理機構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自律,步入誤區,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幫助業主選擇有傾向性的選擇中標單位的結果。
7、后續監管,無人負責
當前招投標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一種重場內管理、輕后續監督的現象。后續監管不到位既有思想上不重視、人手不足的原因,更有體制上的原因,施工隊伍的年檢和日常管理屬建設主管部門,因此招投標辦和建設主管部門之間存在互相推諉的現象,使得招投標管理的后續監督工作出現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