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裝新網綠色醫院建設系列采訪】
編者按:面對當前能源緊張和環境惡化的狀況,綠色建筑已成為建筑未來的發展方向。醫院作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前沿陣地,也應在節能減排、控制污染、保護環境方面走在前列。“綠色醫院”將是我國醫院建設新興的發展方向,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針對“綠色醫院”的建設要求,以及觀察目前的醫院建設成果,建筑裝飾企業必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作為建筑裝飾行業的領導組織,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也開始聚焦“綠色醫院”,將于2015年4月24日--26日在天津舉辦“綠色醫院建設高峰論壇暨綠色醫院建筑星級評審要求與政府補助申請流程培訓班”,旨在加強行業交流與合作,推動技術創新、促進醫院建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了解更多我國建筑裝飾企業在“綠色醫院”建設領域的探索和實踐,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和遭遇的難題,也為了更好地推動上述活動順利進行和取得有效成果,中裝新網誠邀在醫療工程建設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優秀建筑裝飾企業進行采訪。本期受訪對象為深圳市華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劍彪。
華劍集團董事長葉劍彪
中裝新網:醫療建筑裝飾工程在貴公司承接的裝飾工程總量中占比多少?有哪些著名的工程?
葉劍彪:醫療建筑裝飾工程在本公司承接的工程總量中占了大概20%。其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工程榮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濱海醫院)工程榮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北大國際醫院、邢臺市第三人民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等都榮獲各項國家級、省市級工程獎項。同時,華劍建設集團也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評為醫療衛生類專業化百強企業。
中裝新網:貴公司如何看待“綠色醫院”建設發展趨勢?裝飾企業在其中能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葉劍彪:一方面,醫院的社會責任和義務,要求醫院的建設和運營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浪費和污染,使院區環境有益于病人及醫護人員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綠色醫院的節能效果、便捷高效的醫療流程、人與環境和諧相處融洽關系,都會給醫院的長期運行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因此,無論是政府部門、醫院管理者、還是建筑師都應把綠色醫院作為建設的目標。
而做為醫院建設的總體實施單位,裝飾企業在具體施工中,應在細節上把握好綠色醫院建設的標準化、合理化、人性化;與醫院管理者以及投資方、設計方建立通暢的溝通環境;積極配合完善建筑功能布局和環保材料選擇;提高專業化水平。
在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共同發展觀的背景下,我們對醫院建筑的發展也要采取全新的態度。要為在醫院活動的人提供一個良好的醫療生活環境,應有計劃的合理的使用綠色材料,這也必然成為今后醫療建筑的發展趨勢。
中裝新網:請例舉貴公司在綠色醫院建設方面的工程實踐,或其他推動醫療建筑綠色裝飾的舉措,成效如何?
葉劍彪:“綠色醫院”應首先考慮節地措施。比如門急診、住院部的醫技科室可共享,避免科室重復設置;可選擇增加下沉式廣場,令地下室有直接采光通風條件;放棄不利于節能的封閉性中央空調系統,可在門診和醫技用房間布置寬敞庭院,保證自然采光和通風。
總體規劃模式應優先選用集中式或半集中的布置,高層或是多層建筑的選擇要考慮是否利于節約土地,留有發展空間。在規劃布局中應考慮功能分區的合理性,出入口位置數量合理性,交通和潔污流線的合理性。應綜合考慮建筑的風向,朝向和日照;醫院固體廢物和污水處理系統的位置;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設置足夠地面和地下機動和非機動停車;合理布置整體綠化、局部綠化、庭院綠化、屋面綠化;無障礙、綠色通道和醫院標識的設計。
環保材料的選擇
地球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在選材時應充分考慮,避免選用稀缺資源和不易生長、不易再生的材料,以保護地球有限的資源。
盡量采用快速再生材料
在建設初期選材時,雖然材質緊密的木材相對于材質疏松的木材更牢固,更符合醫院防撞、防蟲的要求,但是材質緊密的材料生長較慢,不符合節材要求,應盡量采用快速再生材料及其產品替代稀有素材和需長時期生長的材料,以保護有限的環境資源。
采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不可降解材料
選用再生橡膠代替天然橡膠,采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不可降解材料,利用廢紙、廢木材人工再造壁紙、裝飾纖維板等都是在設計中對環境保護的另一種體現。在工程中應考慮空間距離及運輸成本,選用當地材料,既節約了運輸費用和人力資源,又能發展當地經濟,一舉兩得。
“材”盡其用
選用合適的材料并利用其通用尺寸進行模數化拼接及分割。如樹脂板、防火板的通用尺寸為1220mm×2440mm及1525mm×3050mm,在對其墻板的利用上,可采用調整踢腳線和天花吊頂邊緣高度等方法,或采用扶手下隱藏拼縫的方法,充分利用整張板材,使其施工損耗率為“零”。
醫院室內設計中的任何造型應遵循不易積塵、易清潔、耐久不變形的基本原則,故在設計造型時,除體現醫院文化、設計理念所需外,應盡量精簡,避免采用無意義的造型,這樣既滿足醫院設計要求,又合理節約了材料。
選用標準化產品
現代裝飾業經歷從勞動密集型生產向工廠定制化生產過渡,如今正從工廠定制化生產向工業標準化生產方向發展。醫院,這一以功能實現為主,裝飾效果為輔的空間場所,更能充分體現標準化產品給其帶來的優越性。采用標準化產品,不僅能減少現場加工所產生的二次浪費,避免噪音擾民、人工成本的增加、質量不穩定等傳統施工的劣勢,更能運用規模化對材料、人力進行統一的規劃使用,從而降低成本。
經濟材料的選擇
對綠色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其物理、化學指標,更要考慮其經濟指標。
常規材料的使用
在使用常規材料時,應避免選擇高檔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使之既符合醫院使用條件,又符合綠色材料標準,為選用專業的醫院綠色材料預留造價空間。如可用國產石材替代進口石材,水磨石地面替代石材地面,國產燈具替代進口燈具等等。同時,在選擇專業的醫院裝飾材料時,不可選用低價材料,應以滿足功能為主,篩選符合醫院使用的高性價比的綠色材料。
按其使用頻率細分區域、部位進行合理設計
在造價受限制的情況下,對高價值、高質量的有專業功能的綠色材料,應按其使用頻率細分區域、部位進行合理設計,使之主要特性充分地發揮在最常用的部位。如根據同一建筑中各區域人流量的不同,對同一品牌地膠進行分類后區別選用,合理利用材料資源,避免浪費。在人流量大的區域,建議采用耐磨等級高的材料;在人流量不大的區域,如人流量小的診區、醫護值班室、消防通道等,建議采用耐磨等級中等的材料,以均衡造價。
安全材料的選擇
在綠色醫院建設中,選擇綠色安全材料是實現綠色醫院的前提,而選擇綠色防火安全材料則是重中之重,應按照最新國家相關標準規定進行采購。
燃燒性能級別
在很多火災中,其致命的原因不是燒傷,而是有些建筑材料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劇毒煙霧和熱量,毒煙會令人窒息、昏迷,熱量會助長火勢,從而產生更大的危害。因此在國標《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2006)中,對燃燒性能級別判定時,考慮了燃燒的熱值、火災發展速率、煙氣產生率等燃燒特性要素。真正達標的綠色防火安全材料,不但能起到阻燃作用,更重要的是能達到煙毒等級標準。以燃燒性能B級為例,產品除需符合B級的規定要求外,燃燒性能也必須達到B-s1、d0、t0等級。
廠家的相關檢測
選擇綠色安全材料時,應查看生產廠家是否通過相應的檢驗測試,檢驗報告的內容必須嚴格對照相關標準。同時,為了防止一些生產廠家鉆漏洞,在選擇綠色材料時,應認準檢驗報告是型式檢驗認證,而不是委托檢驗認證。型式檢驗為質量監督機構及相關認證機構認可的第三方獨立機構對成品庫進行隨機抽查。而委托檢驗則是由生產企業自行將產品送至專門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送檢產品合格,并不等于實際銷售使用的產品同樣合格。事實上,一些企業將樣品送檢過關后,大批量生產時就“偷梁換柱”生產低檔標準的劣質產品,將標準降低后的成品大批運送到施工現場。委托檢驗報告因是公司自行送件,在代表性和真實性上存在著的缺陷,很有可能用于實際施工的產品被替換成了低檔產品,因而可信度不高。
因此,在選擇防火性能的綠色材料時,應查詢該產品是否具有國家級消防質檢中心出具的合格型式檢驗報告,并在相對應的權威網站查驗報告的真偽。
只有嚴格按照最新國家標準來選擇綠色安全材料,才能做好醫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從而才能構建出符合現今社會需求,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醫院。
中裝新網:貴公司在踐行綠色醫院建設的過程中有無遭遇比如標準、技術、材料等問題和難題?
葉劍彪:我國幅員遼闊,環境差異導致氣侯、生活習俗、建筑形式多樣性。同時經濟發展不平衡也很難套用相同的綠色醫院建設標準。各地區應充分論證本地綠色醫院建筑的內外環境因素,結合自身特點制訂相應的實施細則。綠色醫院建設的重點可歸納為發展包括能源、水、氣、聲、光、熱、綠化、廢棄物管理和綠色建材等9個系統。而綠色醫院的評價體系,包括場址選擇、水資源、能源、建材選擇、醫療環境、運行維護等。
醫院的興建涉及衛生資源配置,由政府統一規劃、設計、招標、施工、安裝、驗收交付,醫院在此過程中不具備話語權。即使在設計時會聽取醫院意見,但由于成本因素制約,無法安裝先進的設備和材料。雖然降低了造價,但在后續使用中增加了成本,對降低了對患者人性化關懷程度。反之,如果由醫院自籌資金建造,龐大的資金壓力也會使醫院管理者望而卻步。總之,成本是綠色醫院繞不開的掣肘,綠色醫院建設的迅速推進必須是自上而下的。
綠色醫院建設是基于全球環保共識和我國節能減排基本國策下的具體表現。由發改委牽頭,衛生行政部門配合針對于公立醫院節能改造的試點工作正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進行。試圖以點帶面,將具體能源改造措施做成本效益分析后探索推廣之可能性。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等能源法律;中國政府關于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立場業已表明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對于部分產業和產品的節能降耗方案,諸如:汽車產業、裝備制造業、高耗能特種設備、交流接觸器效率標識、海上風力發電等已經頒布配套文件進行指導。反觀醫療衛生系統由于牽涉面廣,服務人群特殊,改造復雜等因素,目前尚未有相關政策出臺,也給醫院管理者帶來了困惑。
中裝新網:貴公司認為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推動綠色醫院建設還有哪些方面可以著力?
葉劍彪:目前國內一些醫院建設之前,缺乏前期規劃過程,盲目“貪大求洋”。醫療診療器材、信息技術等產業日新月異,不少新醫院投資巨大,希望建成“國際一流、國際領先”,由此造成了資源的重置與浪費。與此同時,醫院建設往往偏重設計師與少數醫院管理者的意見,未充分考慮醫院的功能定位、人員流程以及實際使用者的具體要求。這導致醫院建成后,常常反復地進行小規模改造改修,造成經濟損失。
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綠色醫院建設行業規范體系,明確其在衛生事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至少在部門規章上給予政策性保障;針對醫域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現象,可責成地方申報綠色醫院建設評價體系,統一由政府部門報批。避免一哄而上,與政績掛鉤,華而不實,造成巨大浪費。還可借監2003年美國醫療行業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針對醫療建筑的可量化的綠色設計與評價工具——GGHC。隨著認識和需求的不斷深化,2004年11月,該評審委員會發布了第二個版本——GGHCV2.0。此后,又相繼在2005年9月推出了GGHCV2.1,2007年1月發布了V2.2,形成可持續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