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生命、關愛如籃——太原婦幼保健院遷建工程方案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6-01-26 15:00:24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2、首層
門診部之在南向單元模塊里,有良好的采光,通風,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咨詢門診與特需門診有獨立的入口,方便單獨對外服務。急救入口分別位于從急診部的西側和南側,避免了相互干擾。兒童中心與婦女中心入口分開,使得成人與兒童患者明確分開。兒童中心又分為健康兒童和患病兒童,兒童的抵抗力較差,這樣從源頭上就分開兒童之間相互感染的機會,使得病兒和健康體檢兒童都可以直接的享受到醫療服務。
體檢、康復入口位于建筑東側,面向大片綠地。使人們的心情放松,輕松進入體檢、康復中心。放射科布置有DSA、CT、MRI、DR、鉬靶等重型設備,位置適中,便于門急診和住院使用。等候空間面向庭院,優美的景觀可以緩解患者的壓力,體現對人的關懷。科室內部我們實行醫患分開的原則,醫生有自己獨立的交通空間和走道。行政辦公相對獨立,設單獨入口,通過生態谷的盡端與醫院其它部分聯系,結構明晰,使用方便,職工餐廳通透的落地玻璃面向庭院,有良好的景觀,方便職工使用。
3、二三層
門診部分仍在南向和東向單元模塊里,設產科門診。南向的遮陽百葉為室內提供了均勻的光線和心理上的私密性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隔絕街道的噪音。檢驗科為全院共享,使用物流傳輸系統,患者無需親自送檢。功能檢查部分,病人可以從扶梯,電梯方便到達。統一的功能檢查部門,便于集中管理。門診病人通過連廊方便地到達等候大廳。等候大廳面向綠化庭園,可以享受優美的景觀。
三層的手術部保證嚴格的潔污分流。潔物打包后帶入潔凈區,同時手術區設有應急消毒設施,方便手術進行,共有30 間手術室。南部為ICU 和NICU 以及產房。ICU 病房開放式護士站處于中央,方便觀察病人。NICU病房 有多數病床南向,擁有良好的陽光。產房大部分朝南,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中間設通道相聯系,方便兩側共享資源。體檢康復部分、健康教育中心可由首層專門電梯直接到達。
4、病房樓
現在國內很多醫院由于沒有足夠的建設用地,只能把病房樓蓋的越來越高,而高大的病房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遠離使人感到親近的地面,電梯等候時間長,交通不方便,患者心理負擔增加等等。所以在婦幼醫院的設計中盡量避免把病房建設的高大,而是盡量拆分體量,把病房樓壓低,使得住院的患者和家屬都有親近大地,親近自然的感覺。病房樓只有12 層。病房樓每層布置三個護理單元,兒科、婦科、產科各自獨立。每個單元三層中部有一共享休息大廳,可以供病人和醫護人員休息及交流。
護理單元采用雙通道設計,醫護人員有獨立的區域。病房幾乎全部南向,家屬等候區面向南向陽光,擁有良好的景觀,視野。護士站位于中間,縮短了護理距離并有更好的監護視線。病房設計采用國際化標準,并結合中國國情,少部分采用三床間,大部分為雙床間和單床間。產科病房樓的三層布置了家庭式產房(LDR),產房大部分朝南,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
上一篇:醫院10 個區域的LED智能照明該如何設計?
下一篇:醫療設備如何進行高效配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