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下 醫院都實現了哪些信息化改革
來源:搜狐 時間:2015-11-02 15:39:4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醫療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未來醫療信息化的核心。醫療物聯網的實質,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醫學傳感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進而實現資源的智能化、信息共享與互聯,而利用這些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也稱之為智慧醫療。
醫院信息化建設中采用全新的面向物聯網的架構技術TOA解決了由于IOT網絡的復雜化和多元化而導致系統設計、開發、維護相對困難的問題。同時開發了基于TOA的面向物聯網通信的中間件TOC,實現低成本、高可擴展性、可維護性的面向IOT的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通過智能識別技術應用來構建醫院病人、藥品等信息的主索引,通過條碼掃描和RFID技術,為醫院信息化提供精確的信息確認和識別系統,幫助醫院實現對患者的智能化醫療和對物的智能化管理,從而減少和杜絕傳統人工判斷和識別所產生的差錯事故。
那么現在醫院里有哪些方面已經開始使用物聯網技術的呢?為此,我們走訪了幾家大型的醫院進行了調查采訪。
一、his系統
his系統
患者可辦理帶有芯片的就診卡到門診就診,就診卡里包含個人信息、歷次就診資料和個人預交金?;颊叱挚⊕焯柡?,按系統指示直接到相應科室就診,系統自動將該患者信息傳輸到相應科室醫生的工作站上。在診療過程中,醫生開具的檢查、用藥、治療信息都將傳輸到相應的部門,患者只要持“RFID就診卡”在相關部門的讀寫器上掃描一下就可進行檢查、取藥、治療。就診結束后,可持卡到收費處打印發票和費用清單,同時可在自助機上刷卡,或輸入就診卡號和發票流水號,自助打印檢驗報告單?;颊呷缧枳≡?,到住院處辦理住院手續,住院科室同時接收到患者的住院信息,系統打印RFID腕帶,交付RFID腕帶與患者,患者到病房交付RFID腕帶給護士,護士確認身份后將加密后的RFID腕帶配帶在患者的手腕上。利用物聯網,腕帶為醫護人員提供了患者準確定位。物聯網可以覆蓋醫院的各個角落,包括食堂,患者能通過病房的無線點餐系統直接點餐。
“以前總是要排很長的隊,一個地方有時要跑好幾次,現在不用了,收費、檢查、取藥,直接刷下卡,很多信息就出來了,不用再拿著化驗單到處跑了……”采訪時,來看病的老太太揮著手里的RFID就診卡主動和我們聊了起來。
上一篇:克利夫蘭診所發布2016十大醫療創新:遠程監測成功登榜
下一篇:論眼科手術室的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