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回檔可能性小,正視外部熟料沖擊
近日水泥股出現較大波動,我們認為主要受到兩大事件影響:(1)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近日調研砂石、水泥及混凝土價格形勢,市場擔心或對水泥價格進行限價;(2)據華爾街見聞,市場傳言環保部限產50%或30%指標或將取消,2+26 城市取暖季方案預計有所修正,市場擔心環保力度放寬會造成水泥價格大幅回落。對此,我們認為:發改委調研僅面向因環保治理造成價格暴漲的砂石,水泥限價的可能性小;今年環保限產范圍進一步擴大,“環保一刀切”有望被重新審視,但政策回檔的可能性小。同時我們認為外來熟料沖擊值得重視,目前行業已向商務部致函建議加強監管力度。
砂石漲價難以持續,水泥限價可能性低
近日發改委調研砂石、水泥及混凝土價格形勢,主要針對砂石骨料價格因環保治理因素短期出現暴漲,水泥因同屬于建材而一并調研,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中用量高于水泥,對混凝土價格造成一定壓力,值得重視。但我們認為這僅僅是短期供給收緊造成的影響,無法長期維持,后續可以通過市場供給的增加來消化。未來區域政策也有望更加柔和,不再簡單粗暴。
環保限產范圍擴大,環保回檔可能性小
環保部為攻堅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高排放產業限制區從此前的2+26 個城市限排區域將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整體納入;同時,河北、河南、山西三省涉及城市數量,分別從此前的8、7、4 個變成9、9、8 個。考慮到局部區域水泥熟料供應緊張,限產更多源于行業自律而非政策驅動,我們認為今年“環保一刀切”有望被重新審視,政策或出現微調,但在環保整體趨嚴的大背景下回檔的可能性較小。
外部熟料沖擊仍是隱患,行業已積極應對
我們認為當前水泥行業面臨的主要威脅還是在于外部熟料的沖擊,根據中國水泥協會數據,預計2018 全年進口規模將達到1000 萬噸,平均每月有80~100 萬噸的進口熟料沖擊國內沿海市場,對當地價格穩定體系造成干擾。因此我們判斷旺季水泥上漲空間有限,不會再出現2017 年底的暴漲。
根據數字水泥網信息,目前我國水泥協會已向商務部致函,建議在環保、質量、入關檢驗等方面加強對進口水泥及熟料的監管力度。
水泥企業以低庫位進入旺季,短期內仍有漲價動力經過我們上周的調研,前期全國各省非采暖期錯峰限產執行良好,沿江水泥企業的熟料供應依舊偏緊,部分企業庫位僅四成左右。隨著“金九銀十”
旺季來臨,下游需求隨高溫雨水天氣消退而恢復,華東、華中區域企業發貨量恢復至8 成以上。我們判斷未來1-2 月內水泥仍有漲價動力,空間約10%~20%,同時出貨量也有望于國慶假期后達到全年高位,三季度水泥企業業績有望同比大幅改善,環比持平,全年價格中樞有望抬升,我們對水泥行業繼續保持樂觀。重點推薦海螺水泥、塔牌集團。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行超預期;上游原材料漲價超預期等。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