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家居建材行業異常艱難。宏觀層面面臨國家精裝修政策調整下的市場變化,微觀層面面臨85后,90后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外部環境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內部沒有方向;可以說,所有的家居建材廠家和經銷商都在尋求出路。
對于消費者而言。品牌廠家生產了產品,其擁有生產價值。渠道商將產品傳遞到消費者手里,渠道商擁有傳遞價值。傳統的層層批發渠道效率低下,被連鎖賣場PK掉,電商則進一步抹平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效率更高。小米這個新物種,不僅擁有生產價值,還擁有傳遞價值。兩者疊加,讓消費者享受更有性價比的產品。這或許正是小米這個新物種獨特之處。
家電行業如此,家居建材行業亦如此。
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連鎖賣場的興起,也成就了一批家居品牌。志邦櫥柜2009年從區域到全國擴張,提出彎道超車戰略。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紅星美凱龍簽訂戰略合作。
2009年與紅星集團就中國家居第一品牌--紅星美凱龍的戰略合作意向達成一致,并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至此,志邦廚柜完成了“名牌捆綁品牌“的經營策略,成為紅星美凱龍A級戰略合作伙伴,此舉意味著志邦廚柜搶占全國優勢展廳資源策略達到一個新高,也是志邦廚柜品牌實力的見證。從而擁有了國內第一品牌家居A類展廳的選擇權,在優勢賣場、黃金展廳和經銷商之間架起了財富的橋梁,避免了經銷商有好品牌卻找不到好位置尷尬局面,一舉為有志于加盟志邦的優質客戶解決了后顧之憂。
線下渠道紅利,線上也有紅利。美樂樂和林氏木業都是從淘寶天貓做起來的,歐睿宇邦和麗維家也是從淘寶做起來的。但是,今天線上,線下渠道成本高企,家居建材行業又到拐點。
家居建材行業面臨的挑戰
1、紅星、居然要干啥?
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紅星美凱龍實現收入109.59億元,同比增長16.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78億元,同比增長20.04%。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在國內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77個城市經營了256個商場,總經營面積約為1514萬平方米,包含71個自營商場和185個委管商場……
筆者查看了《中國統計年鑒--2007》,2006年中國家居建材商店一共有127家商城(直營122家,加盟5家)。全國銷售收入110.3億元。
紅星的發展,代表著中國家居建材流通渠道的發展。最近十年,是中國房地產高速發展的十年,是家居建材行業高速發展的十年,也是家居建材連鎖賣場高速發展的十年。2018年1月,紅星美凱龍登錄A股,成為“千億”市值企業。紅星不甘于做家居建材行業的渠道商,它要做整個家居建材行業的孵化器。
與紅星的“買買買”不同,居然之家是“賣賣賣”模式。
在2018年初,阿里聯合一眾投資機構及企業給居然之家帶來了130億人民幣的投資,居然之家因此釋放了36%股權。而在這輪巨額投資的熱度尚未消退之際,居然之家又迎來了顧家家居的新一輪融資。
2月26日,顧家家居發出公告,將出資1.98億元成立投資基金,并宣布投資的唯一對象是居然之家,投資完成后,顧家家居將間接持有居然之家0.54%的股權,未來將獲得居然之家IPO上市投資收益外,并與居然之家在業務方面保持戰略合作。
除此之外,惠達衛浴也加入了居然之家的陣營。惠達衛浴于3月8日宣布與居然之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投資基金“北京居然之家聯合投資管理中心”,并以自有資金參與認購投資基金3000萬元基金份額。
在達到30億元的該基金規模中,顧家集團又認購出資5億元,樂華恒業出資2億元。除了“賣賣賣”,居然之家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向“大消費”方向的轉型升級。
在2018年初,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喊出了一個口號,到2022年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經營格局,實體店數量要超過600家、市場年銷售額過千億人民幣,并在2027年之前力爭完成由“大家居”向“大消費”的轉型升級,實體店數量超過1200家,也就是實現“十年千店”的目標。
從居然之家現有的業務格局來看,居然之家正在建設的“大消費平臺”涵蓋的內容很多。它覆蓋了室內設計和裝修、家具建材銷售、智慧物流、商業會展、金融服務、跨境電商、食品超市、院線餐飲、兒童娛樂、體育健身、數碼智能、居家養老、城市綜合體開發等領域。不過,其布局的行業類別看上去似乎沒有紅星美凱龍來得“專注”。
紅星,居然的“買買買”和“賣賣賣”到底要干什么?
筆者認為,紅星居然的“買買買”“賣賣賣”都源于對未來沒有安全感。在家居建材產業鏈條上,品牌廠家是生產價值,線下經銷商是服務價值。家電等標準化產品,渠道商的價值是傳遞價值。但是這個傳遞價值正在被互聯網取代,小米就去渠道的中介化。但是,家居建材行業需要線下的設計,安裝,售后等服務。紅星,居然在消費者的家居建材消費過程中提供了什么價值?說白了,紅星,居然就是個房東。在信息不透明的傳統互聯網時代,紅星,居然可以用賣場給家居品牌做信任背書。但是,今天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手機便可以解決信息信任的問題。所以,紅星,居然就尷尬了。紅星居然的“買買買”“賣賣賣”是否可以理解為通過資本綁定,綁架上下游企業?
2、紅星美凱龍面臨的挑戰?
(1)85后,90后消費者不去逛賣場了
最近幾年,精裝修房越來越多。精裝修模式下的拎包入住模式火爆非凡。定制家具每年30-40%的增長率,而成都的亞度家居專注拎包入住模式,近年來每年保持80-100%的野蠻生長。為啥?因為85后,90后都在加班掙錢,他們沒有時間去建材市場逛。這個說法您接受嗎?
85后,90后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看電影,去旅游,為什么不喜歡去建材市場?
(2)賣場房租模式不能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
人的需求很簡單,衣食住行。
解決吃飯問題,傳統線下方式是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線上方式是天貓京東超市購買,等待送貨。錢大媽解決了菜市場的便利問題(社區店,很近)和信任問題(不賣隔夜肉)。最新方式是河馬鮮生,現買現吃,都不用回家做飯了。
消費者裝修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一個舒適的家。而不是要地板,瓷磚,櫥柜,衣柜……
紅星,居然這樣的建材市場和菜市場差不多,需要消費者去選購“菜品”。消費者需要花時間選擇,最后還不知道拼湊的家是什么樣子。對于精裝修房屋來說,拎包入住就非常省事,小區戶型,裝修風格,產品內容,價格一目了然。
備注:創喜邦盛為碧桂園旗下公司,為碧桂園做拎包入住配套。
拎包入住目前是針對精裝修房屋。中國目前已經有3億存量房市場,這些用戶的裝修需求如何解決?整裝是個方向,是否有更好的模式呢?
(3)家居建材企業怎么辦
過去十年,對于很多家居建材的廠家來說,開個廠,解決產品生產問題;參加展會,解決渠道通路問題;再輔助經銷商搞搞培訓,促銷,就能解決銷售問題。今天,這套模式基本失靈。因為消費者已經不去門店解決裝修問題。
家居市場面臨兩個重要的市場變化。
其一、是新房的結構性變化;
上圖是北京未來五年的各類住房的供應結構。其中租賃類住房(45萬套),保障性住房(31.5萬套全部精裝)都是B2B的生意,這些房子不會去傳統門店解決裝修。在商品住房74.5萬套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精裝修,只有很小一部分改善型住房的業主回去門店選購建材產品。
其二、是舊房的改造需求變化;
中國房地產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擁有3億多套舊房,每年6%的重裝率,就有1800萬套。如何滿足這類市場的需求,是每個家居建材廠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1)立邦針對舊房市場,推出刷新服務。
立邦是個涂料企業,刷涂料是個技術活。立邦整合油漆工,建立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刷新服務。
除了刷新,消費者還需要布局裝修,重新裝修。
(2)北京今朝裝飾,專注舊房裝修市場
在今朝的網頁上,今朝裝飾給自己的定位是“老房裝修專家”。在建材方面,今朝選用了圣象地板,東鵬瓷磚,老板電器等品牌產品。
所有裝修材料都不經過任何經銷商,省掉中間商環節,讓用戶更少花費做出更有品質的家。
今朝作為服務商,整合供應商(主材產品)直接為消費者提供舊房裝修服務。
立邦和今朝都抓住了消費者的需求,然后去整合相應資源。其他建材企業該怎么又該何去何從?是自己直接面對消費者,還是成為被整合的服務商(油漆工)和產品供應商(主材產品)
3、家居建材市場的未來走向
(1)營銷從 4P 走向 4C
經典的營銷理論有4P,4C。
4p理論是一種營銷理論即;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取其開頭字母,意思為產品,價格,渠道,推廣。杰瑞·麥卡錫(Jerry McCarthy)教授在其《營銷學》(Marketing,第一版,出版于1960年左右)最早提出了這個理論。
4Cs營銷理論(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s) ,也稱“4C營銷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R.F. Lauterborn (1993)在1990年提出的,與傳統營銷的4P相對應的4C理論。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重新設定了市場營銷組合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消費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它強調企業首先應該把追求顧客滿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顧客購買過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從企業的角度來決定銷售渠道策略,最后還應以消費者為中心實施有效的營銷溝通。
中國的家電業,家居建材業都是4P理論的踐行者,工廠搞定產品,制定價格政策,通過全國的渠道體系,搞促銷,搞活動,拉動銷售增長。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以及消費者的成熟,4P逐漸被4C取代。淘寶的“親”拉近了和消費者的距離;錢大媽的社區店更方便小區的大爺,大媽買菜;小米極具性價比的產品讓消費者選購產品不用考慮價格;定制家具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生產。
4P理論誕生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4C理論則是90年代。這個時間節點剛好對應中國上個世紀90年代和今天。渠道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梁,但是今天的消費者都不愿意去建材市場。今天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面臨的挑戰就是原有的渠道離消費者太遠,不夠便利。拎包入住模式的樣板房就在小區,這個比建材市場的門店更接近消費者。
4C理論是所有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需要補課學習的理論。
(2) 新物種------產品公司整合服務,還是服務公司整合產品
外地出差,我之前都是在攜程上預定酒店,因為上面有很多選擇。有一次入住漢庭,被一個促銷活動吸引,下載了“華住”APP。發現這個APP上有很多酒店,全季,漢庭,海友,桔子,宜必思,鉑爾曼等等。于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各種酒店是我們出差住宿的“生產者”,攜程等渠道商提供“傳遞價值”,作為“消費者”我們是更看重攜程這個渠道品牌,還是更看重酒店這個產品品牌? 渠道(攜程)的價值在于連接生產者(酒店)和消費者(顧客),但是當生產者(華住集團)自己和消費者溝通時,渠道(攜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對于裝修這個事情來說,是選擇建材(生產者)重要,還是選擇服務(裝修公司)重要?如果生產者把服務給做了(東鵬,大自然,歐派做整裝),您更愿意選擇哪個?
消費者選擇立邦刷新服務是看重師傅,還是看重立邦產品?
都看重? 那消費者是接受產品公司整合服務,還是服務商整合產品?
4、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海爾張瑞敏
筆者近日參觀了掌上明珠公司展廳,上圖為掌上明珠歷史介紹中的一副畫面。
1996年的歷史背景是彩電風靡全國,當時的彩電很大,家里沒地方放。掌上明珠公司及時調整產品策略,開發電視柜,從而成為中國電視柜大王。今天的彩電已經非常薄,可以掛在墻上,甚至已經沒有屏幕了(激光電視)。電視柜有可能消失,也有可能被定制客廳柜取代。掌上明珠也推出了定制家居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企業才能成功。人是萬物之主,狗被人類整合成為人類的助手和朋友,狗本身的功能也在發生變化。從早期的看家護院到今天的情感伴侶,狗不斷進化以滿足人的需求。企業及其產品也需要順應人的需求變化,從提供產品到成為朋友。離消費者越近,越有機會。各位家居建材的精英們,您有多久沒有和終端消費者溝通了?
渠道如此,產品亦如此。手機比電腦更小,離消費者更近,所以智能手機比電腦更有發展前景。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就是流量,產品就是渠道,家居建材行業的渠道商們一定要思考下自身為消費者提供的價值。沒有價值的渠道最終會被消費者拋棄。
以上是對家居建材行業渠道“整合”的一些思考,拋磚引玉,供大家交流探討。
(文章來源:三粒米教育-公眾號)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