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樓市的“金九銀十”,家居建材行業常常有“金三銀四”的說法。以大型的家居賣場為例:居然之家某店正舉辦“約惠春天家裝季”活動,宣傳稱活動期間參與活動的商戶全場88折;紅星美凱龍“春季家裝節”也剛剛結束不久,人工費、設計費等均有優惠;等等。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部分賣場從“3.15”即開始推出春季的促銷活動。
如果說家居建材行業此時是常規的季節性活躍——那么裝修市場上,傳統業態與互聯網的融合已然井噴似地發展了一年多:2015年被稱為互聯網家裝元年,上百家互聯網家裝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業內普遍認為,2016年將是互聯網家裝行業洗牌、整合、優化的關鍵一年。
在建材、家居產品的銷售方面,實體商業會不會像商超百貨那樣,在電商的沖擊下迎來寒冬呢?
對此,居然之家北京某分店負責人對中國經濟網住建頻道記者說,“目前影響不大。”原因在于,首先家居產品目前還是以現場挑選為主。網上圖片與實物的效果可能因為光線、拍攝方式、后期加工等原因有所差異,所以一般仍需要到賣場看實物。價格方面,以瓷磚為例,全國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從佛山生產的。此類產品運輸成本較高,所以南方與北方因為距離的緣故成本價有所差異。所以若進行網絡銷售,“標價低了,北方地區遠距離的運費無法承擔;標價高了,也就沒有意義了。”
家居建材營銷第三方平臺e房網的董事長鄧炎平去年對媒體表示,家居建材行業是一個低頻率,高消費的行業。盡管目前電商高速發展讓線下的門店感覺到壓力,但即使電子商務發展很快,仍然只占不到10%市場份額。在他看來,門店是連接品牌、服務、體驗等主體,門店仍是整個家居生態鏈的核心。
由此可見,在以門店為核心的家居建材行業中,互聯網與實體店的關系并非零和博弈,而是相互支撐和促進的關系。居然之家北京某分店負責人向中國經濟網住建頻道記者介紹,現在很多家具、建材的廠商做電商,并非指望在互聯網上達到直接銷售的目的,而是更多地作為展示的途徑,吸引消費者了解他們的產品;另外一個趨勢是利用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讓消費者在線選擇感興趣的產品組合之后,可以逼真地預覽裝修之后的效果。另據媒體報道,目前很多互聯網家裝都在做線下體驗店。業之峰裝飾集團董事長張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互聯網家裝公司與家裝品牌合作、并購才是出路,好的互聯網平臺、賣場、已上市家居公司是并購的主力。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