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實用信息 > 展會活動 > 正文
科技賦能 誰與爭鋒——2024年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區走筆
來源:建筑雜志社    時間:2024-09-19 10:01:25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9月12日—16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隆重舉辦,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舉辦的首場國際性大型展會。

  天高云淡,秋風送爽。9月12日—16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隆重舉辦,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舉辦的首場國際性大型展會。習近平總書記向服貿會致賀信指出,服貿會是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

  本屆服貿會設在首鋼園的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以“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開設企業展和行業展兩大區域,包括中建一局、北京建工、中鐵建設等123家行業翹楚線下參展,229家企業線上參展,匯聚了向“新”而行、用“新”筑造、以“新”賦能、以“新”促綠、以“新”提質五大“新”亮點。

  服貿會是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的重要平臺,也是宣傳企業、提升品牌的重要窗口。中國建筑股份公司旗下相關子公司在服貿會上同臺競技,各顯神通,集中展示了我國建筑行業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為核心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和創新工程案例等,彰顯新質生產力,備受矚目。

  中建一局:箱包式微縮實驗室“別有洞天”

  在今年8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正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三項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隨著城市更新腳步的加快,面臨改造升級的老舊小區數量也在增多,房屋體檢需求量的增加也驅動建筑行業在檢測和建筑技術上尋求突破。服貿會上,中建一局將“箱包式微縮實驗室”帶到展臺,為房屋體檢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中建一局展示的箱包式微縮實驗室一部分

  “傳統建筑行業檢查工程質量時都需要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而箱包式微縮實驗室的出現,則優化了這種費時費力的方式。”中建一局設計研究總院設計管理院院長阮浩介紹,“箱包式微縮實驗室”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產品,而是由傳熱系數冷熱箱檢測設備、新一代碳排放監測儀、灌漿套筒飽滿度檢測儀等7款檢測設備組合而成。把以往必須搬到實驗室才能檢測的一些項目,現在通過技術創新,能夠在施工現場解決,并且其中包含的每一種技術都具有其獨特作用,幾乎覆蓋建筑流程的全產業鏈。

  “至精者,贏未來?!绷钊岁P注的是,中建一局在此次服貿會上,還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創的氣測法灌漿套筒飽滿度檢測儀。這款灌漿套筒飽滿度檢測儀用國內首創的氣測法灌漿飽滿度無損檢測技術,通過精準測量套筒內空腔體積,計算得出套筒灌漿飽滿度。阮浩表示,該設備不僅解決了裝配式建筑構件套筒連接部位質量檢測的難題,同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中建二局:智能換刀機器人“身懷絕技”

  中建二局展區展出的一臺酷似“鋼鐵俠”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這是中建二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工業級盾構滾刀智能換刀機器人,這個色彩斑斕的大家伙可不僅僅好看,而且身懷絕技。

  隨著科技的進步,盾構機已經成為修建隧道時必不可少大型器具,但以前給盾構機換刀可是個高風險、高成本、耗時長的活兒。現在,國內首臺工業級別的盾構滾刀智能換刀機器人應運而生,工人們不用再冒險進入高壓環境手動換刀,而是坐在遠處操控機器人就能自動換刀。

中建二局自主研發的盾構滾刀智能換刀機器人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臺盾構滾刀智能換刀機器人被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具有7個自由度,該機器人基于極端環境設計了機器人自由座,改造升級了配套的刀盤滾刀支座和機器人刀倉,具備刀具磨損自動化監測、刀具搬運、精準定位及清洗拆除、新刀具安裝等功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標準化智能換刀技術。關鍵是它還有個視覺系統,能進行視覺檢查、清洗、清潔和磨損檢測,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機器人流暢的工作狀態,“它能夠實現毫米級定位,確保每一次換刀準確無誤。相比于傳統人力方式,機器人能夠將換刀時間縮短至原來的三分之一,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降低了作業風險,為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p>

  中建三局:“造樓機”升級換代

  中建三局“造樓機”大名鼎鼎,慕名來到服貿會中建三局展位,才發現三局的“造樓機”又上新了,這款國內首個投入使用的雙平臺工業化造樓機更輕巧、更便捷、更安全,功能也更多。

  雙平臺工業化造樓機是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新型智能裝備產品,適用于住宅建筑、公建建筑的主體結構施工和外立面施工,配備上下雙層作業平臺,可搭載天幕、下掛式布料機、桁架機械臂等智能裝備,打造全天候、高自動化的作業環境,也被稱為“空中工廠”。

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雙平臺工業化造樓機

  看似“龐然大物”的設備怎樣“爬樓”施工呢?據介紹,“造樓機由326.46噸結構件和支撐系統、動力系統、平臺系統、功能系統4大系統組成,結構主要分為立柱導軌、附墻裝置、驅動單元、上層主體結構施工平臺、下層外墻裝修作業平臺等?!痹诰唧w的施工應用中,雙平臺工業化造樓機可沿建筑外輪廓上下快速升降,3米層高最快只需5分鐘,且上層平臺可以覆蓋4層,相比傳統的鋼管腳手架、爬架、屋面懸挑腳手架、吊籃設備等設備,該造樓機實現了1=N功能集成和整合,施工效率高效大幅提升,縮短整體施工工期。

  雙平臺工業化造樓機頂層安裝了天幕,能夠遮陽避雨。上、下層平臺周邊均設置了噴淋系統,可以在外墻打磨時進行噴淋降塵,頂層噴淋系統還能夠對結構混凝土進行養護,保證施工質量,同時改善以往戶外作業條件,減少揚塵和噪聲污染,有效保障作業人員職業健康安全。

  中建八局:無人塔吊“無人能及”

  “有了這樣的高科技神器,今后高危職業塔吊高空操作員就要下崗了。”在服貿會中建八局展位現場,幾位來自山東的參觀者小聲議論說。

  塔吊施工一直是建筑領域安全事故高發地,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許多企業。中建八局自主研發成果的無人塔吊,成為解決難題的“黑科技”。

  據介紹,中建八局無人塔吊依托現代先進技術,通過三維數字建模、激光雷達掃描成3D點云模型,為路徑規劃及自動駕駛提供數字環境,并可根據施工任務和場地地圖,規劃塔吊的行駛路徑,可實現吊裝效率大幅度提升。

中建八局自主研發的無人塔吊

  無人塔吊可動態更新地圖、對塔吊周圍環境物體進行實時預測,實現塔吊實時避障,確保安全運行,打破塔司高空盲操的傳統施工方式,有效提高了吊裝作業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無人塔吊根據路徑規劃和動態建圖,取消了塔吊駕駛室,也無需設置地面駕駛室,真正實現塔吊無人駕駛,僅需通過按鍵式遙控器操控,且能實現群塔之間相互通信,多塔協同作業,塔吊自主導航行駛到指定位置,實現真正無人駕駛。該方案通過智能化應用的方式降低現場安全隱患,比人工作業方式綜合效率平均提升15%以上,每年可節省塔吊人員運營成本60%以上。

  中建海龍:模塊化集成建筑“引領風尚”

  在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一座標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好房子移動展示房”字樣的綠色智能住宅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這座面積只有54多平方米的樣板房應用了85項先進技術,而中建海龍原創研發的“模塊化集成建筑體系”無疑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中建海龍模塊化集成建筑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通設計、生產、運輸、施工、資產交付和管理五個環節,融合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慧運輸、智能施工、智慧運維等新技術,實現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生產建造。真正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具有高效率、高質量、綠色低碳、節材省工的四大優勢,相比傳統建造方式,工期可縮短60%以上,90%以上工序在工廠工業化生產,固廢排放減少75%,現場用工量減少70%。

中建海龍展廳一角

  據中建海龍項目執行經理沈忍圣介紹,北京市首個裝配式危舊樓改造項目、首個混凝土模塊化項目——西城區樺皮廠胡同8號樓,通過科技賦能的“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3個月完成原拆原建,實現快速建造、綠色施工、無擾作業、品質優良,排解了傳統舊城改造過程中的痛點難點,為危舊樓改建帶來全新解決方案。

  據悉,中建海龍目前已在全國布局8個國內最先進的裝配式生產基地和3所建筑科技研究院,落地模塊化項目82個,建筑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原創研發的“模塊化集成建筑體系”,開辟了國內裝配式建筑4.0時代,引領裝配式建筑新風尚。

  撰稿/攝影:龔后雨

關鍵詞: 服貿會 工程咨詢 建筑服務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二慶]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