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重復、枯燥的部分工作由機器人完成,這不再是“科幻電影”,而是如今智慧工地的實際場景。為響應公司“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工作要求,響應項目所在地創建“智能建造試點項目”號召,河北建工省二建三分公司龍港水廠項目引入一臺“CM10測量機器人”,初步實現建筑施工的智能化轉型。
8月23日,項目工程師張賽栩帶領青年職工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學習掌握了“測量機器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下午,大家迫不及待來到施工現場對綜合用房辦公主樓一層進行實操演練。傳統的實測實量需要兩個人帶著靠尺、塞尺、上墻印章、記錄表等儀器設備,花費1-2個小時才能完成,存在效率低、精度差、數據碎片化等不足。如今,項目引進的實測實量機器人上陣,成為了解放測量員雙手的“神器”。“測量機器人”采取全自動作業模式,利用AI測量算法處理技術,通過模擬人工測量規則,使用虛擬靠尺、角尺等完成實測實量作業,并在測量后自動生成匯總報告、二維碼顯示、房間輪廓三維展示等數據報表,整套工作流程僅需要一人操作,五分鐘內就可以完成。項目迎來的這位“新工友”與“老工友”相比,不僅將測量誤差精度縮小到±2mm,提升了工作質量,而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科技賦能,智慧建造。此次龍港水廠項目引入“測量機器人”是公司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后續,項目部將借助智能化手段進一步加快智慧工地的建設速度,同時,為項目培育更多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以科技創新推動項目從“建造”向“智造”轉變。(喬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