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施工現場的安全永遠擺在第一位
在進入工地前,考察人員被要求換上統一的工裝,并戴上頭盔。
穿著皮鞋是禁止進入工地的,不安全。
猜猜這是什么?
看明白了吧。在日本的建筑工地,是不能隨意走動的。
參觀人員和非本區域的作業工人,都只能走在畫線的道上,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施工現場的安全警示板。
這個黃色圍欄的用途,估計你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這個區域是工人的指定吸煙區。
吸煙區上面貼了一張規章制度,比如不得在圍欄外面抽煙,抽煙時必須戴著安全頭盔,必須指定專人清理煙蒂等等。
四、日本人嚴格的檢查制度
工程質量的把控,離不開嚴格的檢查制度。
這上面不同顏色的標識,代表了不同條線的檢查。
日本人發明了很多實用簡單的檢查工具。
比如圖中的小釘子,用于檢測保溫層的厚度,不同顏色的釘子對應不同的厚度,檢查時只需把相應的釘子插入保溫層,就能判斷是否達標。
檢查過程中發現有結構裂縫,立即進行標識,并作出相應的整改。
五、細致的專業化分工
管道的封口,相當平整。能做到這種程度,就要說到日本的精細化分工了。
在日本,建筑工地上可能有20多個分包工程,其專業化分工相當細致。比如,封膠這一個工序,就有專門的公司負責。
不言而喻,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現在的人都是急功近利,缺乏匠心精神。
想到國內工程亂象,看到廣州大劇院(扎哈哈迪德設計)的表皮對縫,不得不讓人反思。
我們的施工隊伍,除了在做國家級工程的時候,什么時候才能趕超日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