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81年,中國誕生了第一片玻璃幕墻,由此催生出一個全新的行業——建筑幕墻行業。經過30余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幕墻生產和安裝大國,全國幕墻生產和工程施工企業已有千余家。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本身具有無限的創意和較高的技術含量,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時至今日,全國尚無一部統一的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標準供行業參考。為此,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幕墻工程委員會認真調研,反復論證,并廣泛征求企業和設計師意見,制定出全國首部建筑幕墻行業收費標準——《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收費辦法(試行)》。
中國自有建筑幕墻行業以來,已經走過了30余年的發展歷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規模的幕墻工程施工企業和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已有上千余家,從業人員近百萬。但是,對于建筑幕墻工程設計師來說,在3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收費標準可供參考,這嚴重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為規范建筑幕墻工程設計市場的秩序,維護業主和設計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幕墻工程委員會(下稱幕墻委)前不久出臺了《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收費辦法(試行)》。
成 就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家趙西安在《我國幕墻技術的發展》一文中介紹道,1981年,廣交會展館的正面出現了一片令人驚奇的玻璃外墻,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幕墻”這個概念,但它已經具有玻璃面板和金屬支承框架這兩大特征,也許可以作為我國幕墻時代開始的標志。
也就是這第一片幕墻,中國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行業——建筑幕墻行業。
從1981年算起,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幕墻大國,并正在逐步邁入世界幕墻強國之列。無論是改革開放之初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北京國貿中心、廣東國際大廈、上海國貿中心,北京京廣大廈,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深圳地王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南京紫峰大廈、大連國際貿易中心,規模之宏大,技術難度之高,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30多年來,全國幕墻工程施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按幕墻委主辦的中國建筑幕墻行業50強企業評價推介活動統計的數據分析, 2006—2011年,中國建筑幕墻50強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3.84%,納稅總額年均增長37.5%,企業總資產年均增長30.46%,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就建筑幕墻工程而言,設計是龍頭。因此,中國的幕墻工程設計師也隨著建筑幕墻行業的成長而不斷壯大。據統計,全國大約有近10萬設計從業人員。如今,在全國各地的眾多幕墻工程中,國內的幕墻工程設計人員做了大量設計工作,尤其是方案深化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中國的幕墻工程設計師付出了不少心血。
瓶 頸
但是,對于建筑幕墻工程設計師來說,在30多年的發展中,卻始終處于尷尬的境地——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沒有被列為專門的設計門類,僅附屬于建筑設計,建筑幕墻工程設計師被貶為“幫工”。
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沒有合理合規的收費標準可參考,致使幕墻工程設計對于業主來說,是無償勞動,對于幕墻工程施工企業內部來說,是義務勞動。
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本身具有無限的創意和較高的技術含量,但目前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時至今日,全國尚無一部統一的建筑幕墻工程設計標準供行業參考。
這種極不正常的現象導致了以下幾方面問題的出現:一是沒有真實體現建筑幕墻設計師自身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二是不利于全國建筑幕墻行業的創新驅動發展;三是極不利于建筑幕墻工程施工企業的技術進步,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四是嚴重傷害了廣大建筑幕墻設計人員的積極性、創新性,阻礙了我國走向建筑幕墻強國之列的步伐。
面對這一全行業的問題,迎難而上、逐步解決,就成為幕墻委推動并服務于全國幕墻行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