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辦醫獲政策推動 多家上市藥企布局分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5-06-08 09:53:16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社會辦醫,并提出五項指導意見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進一步降低資本參與社會辦醫的“門檻”。受此消息影響,5日,相關醫療概念股漲勢喜人。
“這兩年是醫改的關鍵年,一直以來醫改的難點就在于公立醫院,所以改革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培養公立醫院的替代品,通過社會辦醫來分食公立醫院的市場份額。”卓創資訊醫藥行業分析師趙鎮分析認為,“目前的醫改、藥改主要是針對公立醫院,而且進展緩慢。社會辦醫真正普及之后,在藥品等領域會迎來新一輪的改革。”
政策推動社會辦醫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幾個意見實際是讓社會資本看到社會辦醫的前景。其中的醫保是國內就醫主要的支付手段,醫保打通之后就會分流患者到民營醫療機構。而定點的政策壁壘打破之后,資金的流動更自由,資本要實現全國性的布局就更容易。”趙鎮說道。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來,有關社會辦醫的政策東風頻釋。3月30日,《關于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通知》提出“縣級原則上只設1個縣辦綜合性醫院和1個中醫院,其余的將會轉身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是引入社會資本共同經營”。
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快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緊接著,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放寬社會資本準入。
“因為公立醫院提供的服務是比較差的,所以社會資本在高端醫療領域比較有發展機會,可以在服務和醫療質量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另外像鳳凰醫療這種民營性的醫療管理公司,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方向。”和君咨詢醫藥合伙人崔祥瑞向記者說道。
此外,趙鎮告訴記者,公立醫院的管理、供應、采購等環節本身相對閉合,資本參股公立醫院比較難。因此,社會辦醫還是以投建醫療機構為主,包括民營醫院、體檢機構、康復中心。而公立醫院通過設備、醫療資源等去參股民營醫院也是一個大的社會辦醫方向。
數量多規模小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非公立醫院有1.3萬個,占全國醫院總數的50%,床位數83.7萬張,占全國醫院床位總數的16.9%。不過,國內民營醫院80%為專科醫院,且病源不足,全年民營醫院門診量3.2億人次,僅占全國的10.8%,出院人數2000萬人次,占全國的13.3%。
“民營醫院規模普遍比較小,影響力有限。”崔祥瑞分析指出,民營醫院在與公立醫院的競爭中不占優勢,主要有四個原因:第一,缺乏優質的醫生資源,比較好的醫生都在公立醫院。第二,以往國內民營醫院是以坑蒙拐騙等形式發家,導致患者缺乏信任感。第三,醫保報銷還沒覆蓋到民營醫院。第四,大型醫療器械的指標影響了民營醫院的設備水平。
如今,A股市場已有多家上市藥企加入社會辦醫的隊伍。其中,民營醫院先行者復星醫藥(600196)6月3日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醫誠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6月2日與玉林市醫療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出資成立玉林市醫療集團有限公司。而早在2009年,復星醫藥便開始收購醫院,包括和睦家、濟民腫瘤醫院等。2013年,其主營業務收入已經達到百億元。
此外,多家上市藥企涉足民營醫院。6月2日,譽衡藥業宣布斥資15億收購維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持有沈陽維康醫院(有限公司)100%股權、沈陽維康醫院 100%股權、沈陽沈北維康醫院 100%股權。其中,沈陽維康醫院、沈陽沈北維康醫院均為民營綜合醫院。
海王生物亦于6月3日發布公告稱,擬以2.56億元收購河南東森49%股權。后者已通過參股公司投資興建南陽市中心醫院新區醫院的建設項目,此舉將實現了海王生物體系內投資興辦醫院第一單。“醫院的回報周期比較長,所以參與社會辦醫的資本要有比較長的基金年限,并具備一定的醫療資源背景。另外,醫院管理人才現在比較稀缺,所以被投資方最好具備完善的大型醫療機構的管理能力。”崔祥瑞說。
上一篇:民營養老院陷經營困局:多年虧損 政策難落實
下一篇:深圳公立醫院改革解讀:鼓勵醫生辦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