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中國,設計還處在萌芽和新興的時期,尤其是室內設計領域,很多理念、設計手法都要借鑒和學習發達國家與地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王志軍走進了中央工藝美院學習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積累了一定的美術功底,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歷程。不久,王志軍走進了擁有香港背景的北京國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其經歷恰到好處地為其設計工作注入了充沛、新鮮的能量和養分。在這里,從系統方案的誕生到效果圖的制作、深化設計,再到現場技術的協調、施工,全面接觸了幾個比較知名的項目后,王志軍掌握了很多新的理念和好的技巧?!皫讉€項目的工期差不多都在一年左右,從頭到尾跟下來,要考慮的東西很多。怎樣落地?怎樣與經濟掛鉤?運營維護會發生什么問題?總結了不少的經驗,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比缃?,王志軍逐漸開始獨立操作項目,并帶領和管理設計團隊。從美術到設計,一步步走過來,有上升也有瓶頸,甚至在從設計到工程管理這樣角色轉換的過程中,王志軍還曾想過逃離?!?/p>
-
很多甲方的約束,工期的限制,資金的限制,材料的技術等問題都與藝術的差距太大,年輕時那個美好的理想,受到了眾多的限制,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現在轉過頭來想,那種狀態下的放棄,就是一種逃避。矛盾也好,瓶頸也好,只是與設計相互了解的一個過渡階段。做設計就是一步一步摸索過來的,無論什么經歷都是必要的。其實很多知名的設計師,都是在藝術和工程技術的結合上做得很好的人。如果你不懂工程,設計的基礎就不穩固,做的東西也只是一些表面的東西。畢竟,設計師就是藝術家和工程師的一個結合,你要懂藝術,還要懂工程和技術。只有結合好了,才能真正與設計行業掛鉤?!边@是王志軍彷徨和摸索后堅持下來的總結。
-
成為創意團隊的負責人,王志軍對空間的創意來源也有著自己的理解?!皬奈业慕洑v來看,所有的設計企業, 都離不開‘創意’這兩個字。設計行業要發展就必須創新,圍繞其下屬很多版塊,包括材料,施工等,都需要創新 。當然,設計的創意也是在創新,只不過設計的創意是多元化的,是個性化的。而且,圍繞不同需求的甲方,圍繞 社會大環境的發展,不同的案例也存在著不同的創意。所以我理解的創意就是,在突出設計師個性之外,一定要結 合項目的本質進行合理的暢想?!?/p>
對于每一個項目,王志軍的創意初衷都是在“大同”中尋找突破,并爭取將其做到最新,希望能夠在藝術上追求到更加完美的“意外”,更重要的還是其概念怎樣與施工工藝和技術實現完美結合?這種創意概念怎樣與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掛鉤?怎樣與甲方的經濟指標對接?經過一系列的思考,最終完成的一定是多元化的創意作品。
對于創意團隊,王志軍強調大膽的放開思路的暢想,畢竟,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設計行業的創新和創意更是永無止境的,是永遠不會畫上句號的??梢越梃b一些好的東西,一些世界領先的東西,但在做實際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圍繞項目本身的主題,更實際地將其創作出來。只有這樣完成的作品才能永遠有新鮮感,才能永遠隨著發展而有所改變。這應該是設計師追求的一個目標,是設計領域永遠做不完的事兒,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當然,創意的過程是困難的,如何克服困難,并做出令人滿意的作品,的確需要研究。在王志軍看來,創意團隊的行為應該有明確且不同的分工,有方案,有擴初,有施工圖,有現場支持。其實每個項目,不論大小,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困難,而且從理想到最后成為現實的過程,也是非常辛苦的?!艾F在我們正在做的北京將臺路的頤堤港項目,就是與國外的設計團隊合作,并進行深化設計的項目。在這里,與很多國外的理念和材料對接以及中間環節的眾多問題,都需要我們創意團隊去解決,去與甲方各個環節協調,最后達成設計師的意圖,把圖紙實實在在地體現出來,不能跑偏。即使過程非常復雜,但我們也還是在不斷地總結,并把所有的材料圖紙進行匯總,尋找問題所在,爭取在下一個環節,找到突破點。這個項目只是其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項目。這個項目尚且需要如此處理,針對一些專業性更強的項目,比如機場、大型酒店等,更應該把新的工藝和創新的技術進行匯總和沉淀,從而找到新的創意突破口?!蓖踔拒娬f。
-
時間總是創意的天敵。受時間的限制,創意的過程總是顯得非常局促。那么,如何在滿足創意的情況下,實現各方的利益,達到最佳效果?尤其是針對一些房地產項目和大體量項目的設計,王志軍總結道:“我們正在做一些菜單式的整合,把以前好的設計以菜單的方式將其呈現。我們將積累的項目設計風格分成中式、歐式、現代、新古典等很多種形式,做成菜單式的方案分類。面對不同業主的要求,給出相對應的風格選項,讓業主很快地進行選擇,一旦選擇完之后,后續成熟的技術力量便會給以強大的支撐,畢竟這些菜單中的模式,我們已經有了多年的積累,這樣效率就會非???,然后再融入自主創新,從而實現完美的作品?!?/p>
除了在設計上給以把關,王志軍更重要的工作還在團隊的管理上。如何管理好設計師的團隊也是王志軍一直在研究的課題?!霸O計師是最難管理的,每一個體都是個性化的,而且都帶有點藝術家的氣息。只有建立一種合理的機制,創造一個良性發展的平臺,才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并給以足夠的發展空間,提供大型項目的機會。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既然在一起做事兒,就要有一定的規矩,吸取其他公司的經驗,尋找一些好的方式方法。正因為知道設計師不好管理,所以更應該創建一些實用的制度體系,來更好地把效益體現出來。所以在大的方向上,我們采用的還是多元化的管理機制,靈活機動。讓設計師能夠充分融入到團隊中來,釋放出自己的能量,有合適的項目,雙向選擇,從而來豐富專業的團隊。只有專業更加豐富,對接面才能更加廣泛?!?/p>
說到針對設計團隊的管理理念,王志軍還是覺得應該吸取各家所長。在這個行業里,還是應該充分給設計師以平臺,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所長,把專業技術與好的想法能夠充分結合并表達出來。作為管理者的挖掘工作,是實現優秀作品最直接、有效的手法。在管理上,還要想辦法吸收、引進不同專業的設計人才,為企業做事,而且還要讓他們愿意為企業做事,就必須基于方方面面都為設計師顧及到。“企業要做大,就會帶來很多實際的問題,怎樣去控制,怎樣去管理,我也處在摸索總結和學習實踐的階段,不斷與設計師交流,圍繞效率把設計做好,圍繞設計把平臺做大,打好基礎。”這是目前王志軍在設計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體會。
-
創意設計一直在追求一種新鮮感,是彰顯個性還是帶給人以視覺沖擊?王志軍看來,有很多甲方想要最新的最有個性的東西,其實這與社會發展是一樣的,很多流行的東西轉瞬即逝,真正有生命力的還是那些包含文化底蘊的東西。文化背景很重要,創新是離不開文化的。比如現在的室內設計中流行歐式風格,要是對傳統不了解的話,將歐式風格拿到中國來,就沒辦法演變,只是簡單的照搬照抄。這也對設計師提出來要求,設計師要有很好的文化背景,即對傳統的東西要非常熟悉,而且學習得非常透徹,否則做出來的東西很快就會過時,然后經過一系列的演變,才能將各種風格進行整合,才會出現新古典,新中式,新歐式等適應中國市場的風格模式。目前,中國有些城市的領導想很快地把城市做得漂亮,就會請一些國外的設計師來做,他們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做出來的東西也沒有突出地域文化,這的確很讓人痛心……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