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5年9月第4期

李嘉誠撤資:真的那么可怕嗎?

01

火了!《別讓李嘉誠跑了》讓李嘉誠深陷輿論漩渦

  9月12日,“瞭望智庫”刊發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猛一看,不少人可能會以為李嘉誠干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兒激起民憤。其實只是最近李嘉誠準備將長實地產在上海的地盤,以200億元出賣。這是李嘉誠撤離中國,財富轉移歐洲戰略部署的繼續。

3.jpeg

  為什么“別讓李嘉誠跑了”?

  文章指李嘉誠“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

  文章稱,“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并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文章刊發后,李嘉誠撤資的舉動引起廣泛爭議。跟文章作者一樣持批評態度的大有人在,跟作者持相反態度的也不在少數。

1.jpg

  理性分析派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股市震蕩,以及人民幣貶值,投資者從中國經濟繁榮期輕松獲得高回報的時代已經結束,李嘉誠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的舉動非常有先見之明。

  李嘉誠當年來投資,因為中國政府的優惠政策,加上自己的長袖善舞,賺得盆滿缽滿,但是也同時帶動和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讓商業的商業化,這是市場化的真諦,也是政府的最佳選擇,這才是良性互動機制。

  為什么不讓李嘉誠走?如果你引進他的時候,想得清清楚楚,他走的時候,你也料理得明明白白,沒有為了誘惑他而失身,也沒有為了幫他跑路而失職,各取所需,那愛走就走唄!如果還有合作意愿,那就修煉好內功,把自己變得棒棒的。

  有媒體隨機選取了500條網友評論,其中55.8%的網友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是道德綁架;四成網友表示,在商言商,李嘉誠的選擇是他的個人權利;13.8%的人認為,不必將李嘉誠的“出走”上升到風向標的層次。

  李嘉誠回應:繼續看好中國經濟

  文章掀起輿論駭浪之后,李嘉誠終于坐不住了,發聲表態。9月17日晚間,李嘉誠通過長實地產(以下簡稱“長地”)2015年中期報告公開表示將繼續看好中國經濟。

  中期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集團營業額190.4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收益總額為79.86億港元,稅后盈利72.7億港元,流動資產凈值為1685.81億港元。

  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李嘉誠稱,部分國家的經濟問題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構成影響,預料全球市場將持續面對若干不確定因素。內地方面,盡管金融市場出現短期波動,鑒于支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基本因素,以及中央政府多項穩定經濟措施,預計內地經濟運行可保持在合理區間。內地以“一帶一路”為中國對外主要經濟戰略,將締造無限商機,預計香港也可因此受惠。

5.jpg

  在長地的業務方面,李嘉誠表示,如果沒有不可預見的事故發生,預期集團下半年的整體業務較上半年將更好。目前長地的土地儲備足夠未來四、五年發展所需。未來,隨著更多發展項目的陸續開展及出售,預期會有較多售樓的收益。

  公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長地總共持有約150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組合,其中,香港占130萬平方米,而內地僅剩下20萬平方米。目前,長地位于上海浦東陸家嘴的在建綜合體世紀匯正在尋求轉手,項目報價接近2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世紀匯廣場是長地在陸家嘴最后的自留商用物業。

  李嘉誠在公告中稱,香港上半年物業整體維持穩健,而中國內地若干主要城市的市場氣氛及物業投資也屬平穩,如果沒有不可預見的重大不利發展,預計下半年香港和內地的市場將維持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方向仍將繼續由政策所主導。


02

解碼:李嘉誠的“出走”路線圖

  雖然,《別讓李嘉誠跑了》把李嘉誠推上了風口浪尖,但實際上李嘉誠的“撤資”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

  2013年以來,年過80的李嘉誠正對旗下資產進行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騰挪,出售、投資、重組,動作頻頻。

  其中,李嘉誠通過不斷拋售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兩地項目資產,共套現上千億元人民幣,同時不斷布局歐美產業,進軍電信、生物科技等非房領域。

  此外,李氏家族還對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脫胎換骨式的重組,除了將旗艦公司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地產及非地產業務劃分開,重新組建長江和記實業及長江實業地產兩家新公司外,還進行了一系列控股上市公司的重組。經過一系列重組后,龐大的李氏長和系企業注冊地將全部遷離中國。

03

發改委回應李嘉誠撤資:中國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進展與成效有關情況。連維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而且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有媒體提問時指出,早前香港首富李嘉誠有一個計劃,把部分資產撤走,有一些內地的智庫評論說,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香港所發揮的角色大不如前,還有中國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照顧,有傳言說香港有財團會撤資中國?對些有什么看法?

  對此,連維良表示,“涉及到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在華的利益的問題,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而且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這個過程當中,各項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要惠及更多的外來投資者,而且一系列的改革和成效在陸續顯現。”

  他舉例稱,為進一步改革外商投資管理體制,今年3月發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大幅度減少對外商準入的限制。限制條目從79條減少到38條,禁止類的項目壓縮到36條,合資合作的條目從43條減少到15條,而且允許類項目不再保留對外商投資股比的限制,所有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就是能夠讓更多的外商在更多的領域進行國內投資。

7.jpg

  另外,我們擴大了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的開放范圍,比如,取消了鋼鐵、乙烯、造紙、起重機械、輸配電設備、白酒等一般制造業的股比要求。服務業方面,擴大了在商貿、物流、電子商務、交通運輸、社會服務、金融、文化等領域的一些開放措施。另外,我們逐步過渡到實行負面清單制度。此前,我們已經在4個自貿區開展了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制度,除了122個項目領域實行了特別管理措施以外,其他范圍都是鼓勵外商進入。我們不僅對外來投資,而且對其他國內外的投資逐步都要過渡到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清單之外的投資領域和投資項目不再實行審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要開展試點。

  正是實行了這樣一系列的制度,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當前全球的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但我國今年1-8月份,外商投資增長了9.2%,其中服務業的外來投資增長了20.1%。同時,境內的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的規模也在增加,1-8月份增加了20.8%。

  連維良指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近日也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所以我們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


04

兩大黨報刊文表態:隨他去吧

  9月21日,《人民日報》和《經濟日報》兩大黨報“不約而同”刊文對“李嘉誠撤資”做出回應。

  人民日報: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

  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動,市場的規則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李嘉誠到大陸賺錢,如果因為曾經給予優惠而主張“不宜想走就走”,即便在道德上有正當性,在道理上也說不通,更與法治精神相悖。今天的大陸,當然有足夠的底氣接受任何資本的歸去來兮。如果缺少這樣的大視野,激于義憤而情緒失控,甚至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后于時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于企業家樹立信心。

  與一些人的恐慌情緒相反,中國官方對此表現得從容淡定、舉重若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斯人已去,難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場經濟本就是多元經濟、流動經濟,有人走、有人來,有人看跌、有人看漲。只要中國深入推進改革、堅定完成轉型、保持市場活力,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后沒有資本進來。

  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有祖國。如果僅僅把中國視為利益性市場,而不是戰略性市場,一些人可能會選擇離開。但時間將證明,大陸錯過的可能只是一兩個商人、一兩家企業,而他們失去的,則將是與中國一起成長的整個時代。

4.jpg

  經濟日報:理性看待實業資本跨境流動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任何資本的流動都是為了尋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質上都是資本逐利的自然選擇,不值得大驚小怪。李嘉誠或走或留,作為他個人的選擇,應該予以尊重,并依法保障其有序退出的權利。

  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不斷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構建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加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一系列強有力的制度創新和改革部署之下,外來投資對中國的投資信心正逐步增強。

  今年前8個月,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國外商投資增長了9.2%,境內投資者到境外投資規模也增長了20.8%。

  可以預見的是,不斷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將為中國發展贏得主動;不斷提升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05

猜想:李嘉誠還會回來嗎?

  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歷史來說,李嘉誠是個標桿性人物。他的去留,必然引起很大爭議。至于他為什么要撤資,業內分析了9大原因,但各種分析都只是猜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李嘉誠們,只是現實的逐利者,他們不會跑。

  李嘉誠撤資9個原因:中國房地產不景氣,李嘉誠撤資跑路正當時;中國勞動力成本增長,改革紅利基本釋放殆盡;中國企業出海已成常態,李嘉誠不過是先行一步;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內地和香港很難再有暴發機會了;抄底歐洲是經濟避險的選擇;李嘉誠擔心兒子不會搞政商關系,不如先撤了;李嘉誠內地撤資有隱情,因找不到安全感;李嘉誠離開正變得更仇富的香港;中國內地企業家的成長,給李氏家族帶來壓力。

  雖然關于李嘉誠撤資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李嘉誠可能永遠不會告訴我們,他撤資的真實動機到底是什么,以及他是否看到了中國面臨的種種風險。但這不等于說,我們在一陣熱鬧過后,就也可以“渲染歸于平淡”,當做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

9.jpg

  在中國這么一個蓬勃興旺的大市場里,中國市場競爭越來越公平了,這給了創業者很大的發展空間。除了“李超人”之外,一定還會有“王超人”、“馬超人”等創業明星源源不斷地出現。值得注意的是,與“李超人”相比,新近崛起的富豪們,絕大多數本身就是出自中國內地。

  與李嘉誠相比,王健林和馬云等人是植根于中國本土的成功企業家,他們不僅在中國某個領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而且以自己的實業和平臺,切切實實地在改變著中國的許多東西。比如,馬云對中國人購物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整個社會互動方式的改變,相當程度上早已超過李嘉誠對中國的改變。

  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嘉誠家族撤走就撤走吧,中國人民也該有點自信了。

  那么,李嘉誠還會回來嗎?

  針對李嘉誠撤資事件,官方已經做出了回應, 總問言之就是: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李嘉誠可以走。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李嘉誠撤資也不是什么“危險信號”,中國經濟仍然在改革中穩步前進。大家沒必要過度解讀李嘉誠撤資的各種后果,完全是杞人憂天。

  只要我們修煉好中國經濟的內功,還用擔心逐利的李嘉誠們不會主動回來嗎?


結語

  在當今國際經濟合作日益密切、全球市場越來越開放的局勢下,資本流動屬于正常現象。對于李嘉誠撤資,我國官方已經給出了明確表態,各界都沒有必要進行過度解讀。再者,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調整時期,創新與改革將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經濟形勢變好,資本自然會不喚自來。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