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2015年2月第4期

“垃圾圍城”——傷不起的建筑垃圾

01

建筑垃圾產量將達峰值并且危害極大

  近日在北京發布的《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年度)》顯示,我國年建筑垃圾2014年度產生量超過15億噸,數字格外觸目驚心。據估計,未來幾年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總量約15.5億~24億噸,約占城市垃圾比例的40%。而且隨著我國將加速推進城鎮化,新建建筑將快速增加,建筑垃圾排放量會越來越大。因此,未來數年將是我國建筑垃圾大量產生時期。預計到2020年左右,我國建筑垃圾產生量可能將達到峰值。

  如果你將“建筑垃圾”作為關鍵詞搜索新聞,竄入你眼簾的大致便會是如下的新聞: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

  從截圖中不難看出,當下的城市已陷入了一種“垃圾圍城”的窘境,而且對社會環境及市容市貌的影響極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占土地。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處理而直接運往郊外堆放,占用了大量的生產用地,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以及人們居住條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產生量會越來越大,如不及時有效的處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問題會變得更加嚴重。

  二,污染水體。建筑垃圾中的有害物質,如不加控制讓其流人江河、湖泊或滲入地下,會導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影響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

  三,污染大氣。建筑垃圾堆放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就會污染大氣。此外,建筑垃圾攜帶的病菌還會傳播疾病,對環境形成生物污染等。

  四,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率很低,許多地區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而且建筑垃圾運輸大多采用非封閉式運輸車,不可避免地引起運輸過程中的垃圾遺撤、粉塵和灰砂飛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觀。

02

變廢為寶:建筑垃圾資源化十分緊迫

  然而,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卻蘊藏著極大的價值。中國建筑垃圾產業資源化戰略聯盟秘書長郭海斌介紹,建筑垃圾其實全是寶,絕大多數建筑垃圾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在經過有效開發后,我國的建筑垃圾利用率最終可達95%以上。根據上海市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估算,如果2020年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夠轉化為生態建材,可以創造1萬億元價值。尤其是建筑垃圾經分選、破碎、篩分加工后,大多可以作為再生骨料資源重新利用。例如,再生骨料、再生磚作為直接應用于工程建設的建筑材料,完全可以替代現用的天然砂石及普通磚類墻體材料,對解決建筑材料生產資源短缺及巨大的能源消耗具有顯著意義。

  建筑垃圾的有效處理,即資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不僅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還有利于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如果建筑垃圾資源能得到合理化應用,不僅能有效地提升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率、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減少碳排放,為全球氣候變化做出巨大貢獻,還能減少對地下水的污染、減少城市PM2.5產生和每年減少礦山及河道開采砂石15億噸以上,使其再生產品和回收產品每年價值超過7000億元,增加就業超過48萬人,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是利國富民的重大舉措。

  根據前文所知,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建筑垃圾產量將達到峰值,城市將陷入“垃圾圍城”的窘境。而在另一方面,我國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率不足5%,而歐盟國家每年資源化率超過90%,韓國、日本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率也已經達到90%以上。并且,我國當前只有20多家相對專業的企業進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主要生產建筑垃圾再生磚,但產量不高,質量尚不穩定,應用工程有限。與韓國年產建筑垃圾6000多萬噸就有373家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數量相差太大。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提升空間很大,也十分緊迫。

  究其原因,無外乎三點:

  一是技術水平的不足。與國外相比,我國建筑垃圾在工業化生產和應用方面的技術存在著一定差距,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成本相比之下高出不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發展。

  二是,沒有完整產業鏈。當前我國建筑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產業鏈斷裂,建筑垃圾資源化水平較低,再生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從而市場需求量小造成幾乎沒有市場效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投資回報機制,導致很多企業在看待這個項目時會有所顧慮而持觀望態度。

  三是,政府作用的缺失。由于缺乏政策的有效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舉步維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法難依”,甚至是“無法可依”。 不僅如此,建筑垃圾處理還涉及較多行政機構,但現行法規沒有明確各部門職責,造成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

  此外,企業進入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存在審批困難,不但要經過幾個部委的認定,還要牽扯到地方政府的許多相關單位。由于在相關的產業政策上,各部委都只負責其中一部分,無法有效協調工作,影響企業積極性。

  以項目立項為例,企業項目審批需要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等多個部門協調,需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復、選址意見、環境影響評價、能耗評價等一系列手續,而地方建筑垃圾主管單位市政市容委卻難以對上述多部門進行協調。

03

與新型城鎮化及綠色建筑發展趨勢相適應

  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避免“垃圾圍城”的窘境,可以說是與新型城鎮化及綠色建筑低碳、節約環保的發展趨勢是相適應的。反之,建筑垃圾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新型城鎮化與綠色建筑也就無從談起。

  2014年3月出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明確要求,加快綠色城市建設,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完善綠色建筑標準及認證體系,擴大強制執行范圍,加快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強力推進建筑工業化,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須由2012年的2%增加到2020年的50%。;2014年5月,住建部公告批準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而根據國務院《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除了國家的相關政策推進之外,一些機構組織也在積極推進建筑垃圾的資源化。依據國家科學技術部《關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的實施管理辦法》組建的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歷經三年努力,規劃建設并研制了建筑廢棄物資源處置與利用產業標準體系。

  當然,作為建筑業子行業的裝飾業,自然也責無旁貸。綠色建筑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建筑離不開綠色裝飾。建筑裝飾行業如何突破傳統經營模式所帶來的高污染、高能耗等發展桎梏,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所有行業企業面臨的問題。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曾多次強調,綠色裝飾將成為未來發展大方向。綠色裝飾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四節一環保”原則、倡導綠色理念、堅持綠色設計、推進綠色施工、使用綠色材料,將綠色體現在裝飾裝修的每個環節。

  作為實現綠色裝飾的保障,使用綠色材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業內人士指出,國家對建筑節能減排、建設低碳城市、發展綠色材料的要求不斷提高,打造低碳城鎮、生態家園,正成為我國城市化轉型的一個重大突破點,而綠色材料在人們的生存空間里是舉足輕重的。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裝飾企業將“綠色裝飾”定為自己的長遠發展目標,加大節能科技領域的研發、創新力度,在全面推進工廠化加工、現場裝配式施工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其中,亞廈股份通過收購盈創科技的3D打印技術,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使建筑垃圾有其用武之地;鳳凰山裝飾依托傳統優勢,將石材切割后剩余的邊角料和石粉這些材料進行收集整理,提供給專業的石材砌塊生產廠商,將這些石材廢料變廢為寶,轉化為可以二次利用、價格十分低廉的建筑裝飾材料。

  實踐綠色裝飾,企業將享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和可觀的利潤來源,這是裝飾企業對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一種責任和擔當,所獲得的也將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結語

  建筑垃圾產量的持續增長在客觀上是我國經濟不斷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所造成的,但在另一方面這又與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發展理念不相符。而如何實現建筑垃圾的資源化破解這一矛盾,是擺在很多企業眼前的難題。
 

我要說:
From: 驗證碼:
互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