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一個80后設計師,莊煥陽沒有多年的設計經驗,但他確實是一個高產的設計師,他熱愛設計,并愿意為之不懈努力,他說設計像一場旅行,他傾聽每一個項目背后的故事,在設計的過程中,他被感動著,他也希望,他所設計的空間能同樣感動進入它的人。在故宮感受到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他確立了自己的設計追求:新中式風格。
- 設計師介紹:
莊煥陽,室內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專業會員,亞太建筑師與室內設計師聯盟專業會員,先后于北京、福建兩地從事室內設計,現為莊煥陽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其設計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設計大獎,并且擁有三個國家外觀設計專利權。
代表作品:
北京潤澤莊園幼兒園
吉馬國際酒廊
特步第二屆金指獎頒獎典禮舞美設計
上海國際酒文化中心接待中心
連天紅中式宮廷樣板間
連天紅中式宮廷家居賣場
...
-
莊煥陽的“關鍵詞”
獨自北漂
2010.6.18記憶里很深的日子,初出茅廬,獨自北漂,那一年的困惑與迷茫至今難忘。很多次我找不到設計的方向,但慶幸沒有放棄。感謝挫折,給了我堅強的資本。北京的酸甜苦辣是我回鄉發展的基石,直至現在依然懷念。
回家創業
廈門沒有北京發達,也沒有北京平臺好,機會多,但是我還是回來了。因為這里是家鄉,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有我奮斗的動力。
情定“中式設計”
2011年,很難想象中式設計走進了我的生活,如果我不是設計師,我只是一個普通的80后,那么我絕對不會相信,自己會鐘愛這些看似有些古董的東西。但是,偏偏我愛上了。
獨自北漂
2010.6.18記憶里很深的日子,初出茅廬,獨自北漂,那一年的困惑與迷茫至今難忘。很多次我找不到設計的方向,但慶幸沒有放棄。感謝挫折,給了我堅強的資本。北京的酸甜苦辣是我回鄉發展的基石,直至現在依然懷念。
回家創業
廈門沒有北京發達,也沒有北京平臺好,機會多,但是我還是回來了。因為這里是家鄉,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有我奮斗的動力。
情定“中式設計”
2011年,很難想象中式設計走進了我的生活,如果我不是設計師,我只是一個普通的80后,那么我絕對不會相信,自己會鐘愛這些看似有些古董的東西。但是,偏偏我愛上了。
獨自北漂
2010.6.18記憶里很深的日子,初出茅廬,獨自北漂,那一年的困惑與迷茫至今難忘。很多次我找不到設計的方向,但慶幸沒有放棄。感謝挫折,給了我堅強的資本。北京的酸甜苦辣是我回鄉發展的基石,直至現在依然懷念。
回家創業
廈門沒有北京發達,也沒有北京平臺好,機會多,但是我還是回來了。因為這里是家鄉,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有我奮斗的動力。
情定“中式設計”
2011年,很難想象中式設計走進了我的生活,如果我不是設計師,我只是一個普通的80后,那么我絕對不會相信,自己會鐘愛這些看似有些古董的東西。但是,偏偏我愛上了。
獨自北漂
2010.6.18記憶里很深的日子,初出茅廬,獨自北漂,那一年的困惑與迷茫至今難忘。很多次我找不到設計的方向,但慶幸沒有放棄。感謝挫折,給了我堅強的資本。北京的酸甜苦辣是我回鄉發展的基石,直至現在依然懷念。
回家創業
廈門沒有北京發達,也沒有北京平臺好,機會多,但是我還是回來了。因為這里是家鄉,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有我奮斗的動力。
情定“中式設計”
2011年,很難想象中式設計走進了我的生活,如果我不是設計師,我只是一個普通的80后,那么我絕對不會相信,自己會鐘愛這些看似有些古董的東西。但是,偏偏我愛上了。
設計之路全面解讀
因為年輕 所以不怕輸——北京歷練
“因為年輕,所以不怕輸”是很多80后的座右銘,用以表現他們的青春、果敢以及活力,莊煥陽是典型的80后,他不但欣賞這句話,而且用實際行動將這句話演繹得更實在。
并非名牌大學畢業,沒有傲人的設計背景,對市場運作更是懵懵懂懂,帶著這樣的"基礎",莊煥陽毅然拿起行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福建,加入到北漂的大軍中。莊煥陽回憶道:“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只要設計這份工作能讓我維持生計,就可以了,年輕嘛。不怕輸”。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沒有什么“野心”的想法,才更能讓人放低姿態,在“打雜”中吸取經驗,歷練自己。
“剛開始總監并不認可我這個新人,大家都在做大型公裝項目設計的時候,她只丟給我一個幼兒園的項目,讓我按照自己的模式先做做看”。
和很多新人一樣,莊煥陽最初沒有得到領導的過多重視,但就是那種不怕輸的勁兒,讓他沒有任何理由退縮,幼兒園設計伊始,他潛心研究,查閱相關設計資料、到項目現場實地勘察,甚至去和小朋友聊天,了解他們心中喜愛的空間效果。這些看似平常簡單的事情,莊煥陽卻做得格外認真。
從成品就可以看出一個設計師的用心程度,這是很多資深設計師評價年輕設計師的一個標準,潤澤莊園幼兒園的設計,不僅打動了小朋友,更打動了設計總監,于是,他破格讓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伙子參與公司重要項目的設計。
在參與設計過程中,莊煥陽向公司前輩學習了很多知識和技巧,他逐漸發現,當他真正走進設計時,對于設計的要求再也不是最初的維持生計了,某種價值觀在他心中慢慢的生根發芽,他要做只屬于自己的設計,并且堅信這個信念是正確的。
有了這個信念,莊煥陽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局限于任何一家設計公司了,于是,在北京發展順風順水的他做了一個決定:回家鄉廈門選擇新起點,接受更多挑戰,直至創業!
在談及創業的緣起和動力時,莊煥陽這樣表示:“人應該在合適的時候干合適的事,雖然年輕,但不怕輸,北京的生活賦予了我很多,這是一個是成長的過程,開工作室是我的理想,但不是結果,因為我還在路上。”
逆風的環境更適合成長——回鄉創業
那為什么放棄北京選擇回鄉創業?莊煥陽坦言:“廈門是家鄉,這里有我的家人、朋友、同學,我喜歡這里。北京是我學習和鍛煉的城市,但不是我期待向往的發展環境。”
創業初,莊煥陽還是遇到了一些麻煩的,廈門不是一線城市,和北京相比,大眾對設計師的認可度相對偏低,而且這里大大小小的設計企業有很多,想要脫穎而出,實非易事。
莊煥陽選擇的是:實實在在地做好設計以及做好設計的營銷。
莊煥陽是典型的80后,他深知在這個自媒體時代營銷的價值。他選擇網絡推廣和口碑傳播,利用網絡宣傳,擴大知名度,吸引客戶,再用過硬的技術實力贏得客戶的認可,使新客戶變成回頭客。
“假如別人的設計費是一平方米80元,我也80元,但是我爭取做得比別人完整,比別人好,我想,積累的好口碑,是提升品牌價值的最好辦法”。
兼顧設計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莊煥陽確實比以前忙了很多,也辛苦了很多,但是他很快樂,“最好的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這里適合我。”
敢創新 敢設計——鐘情"新中式 新東方"
憑借作品"奢華中式宮廷會所",莊煥陽捧走了金外灘的"創新設計獎",成為迄今為止福建省獲此大獎的最年輕設計師,那年,他26歲。
莊煥陽表示:“北京近一年的歷練,對我回家鄉廈門的工作確實有很大幫助,跟家鄉的設計師相比,我似乎更敢設計”。之所以"敢設計"是因為對自己所追求的東西越來越明確。而他所追求的東西就是"新東方、新中式"的空間設計。
在北京,他參觀了故宮,看到了老祖宗們留下的基業,在一磚一瓦以及紅黃藍三大原色的搭配中,品讀著中國建筑設計的博大精深。他認定,這種文化沒有理由不被傳承。正因為如此,在莊煥陽往后的設計中,他力求巧妙融合中國傳統文化,也越來越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喜歡‘新東方、新中式’的空間設計,在現代空間里融入傳統元素,讓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邂逅。這是我期待打造的空間效果。”
莊煥陽眼中的“新東方 新中式”設計,是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展開的,以中國古建筑文化為基點,將古典家具、布藝、書畫藝術等與中式有關的元素融入到現代空間當中,并適當予以"減法"設計,使古典的莊重和現代簡約的輕盈合二為一,整個空間所呈現的效果靈活多變,可以是壯麗華貴、可以是復古時尚、亦可以是含蓄優雅。
區別于“以傳統復制傳統”的設計方法,莊煥陽為他設計的每一個空間都賦予了核心思想。他這樣說道:“任何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任何一種空間的敘述語言,說到底都是思想的產物,如果沒有這個意識,設計出來的空間充其量是曇花一現,根本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可以說,“艷麗中國會所”這個項目來的正是時候,這讓莊煥陽滿心歡喜,因為這是對他思索已久的“新東方 新中式”設計進行實踐的大好機會。
“最初接手這個項目的時候。客戶只提出了一個要求:現代、奢華!”用以表現現代的設計手法,莊煥陽早已駕輕就熟,而表現奢華,對他而言是全新的挑戰,他想做一些固有觀念的改變:棄用純歐式設計,換以中國傳統元素代替,那么,這就與他一直追求的新中式風格不謀而和了!
也正是因為艷麗中國會所項目,讓莊煥陽對自己追求的新中式空間進行了一次大膽而成功的嘗試,他在這個設計中借用西方的簡約框架去構筑新東方語言,設計突破了傳統中式的特點,以艷麗的色彩去激活整個空間的沉悶,使中式空間同樣能達成時尚前衛的效果,亦活潑亦和諧。
這個項目最大膽的設計在于用色,整個空間以新中式為主線,為避免傳統中式家具產生的壓抑感,在墻面以及配飾上,用藍色、綠色、紫色等艷麗的顏色制造沖突感,讓人在中式傳統中找到新鮮亮眼之處,也控制住色彩的過度張揚,只讓色彩控制在點睛之筆上。并充分利用空間與光線的作用,使樸實與典雅交相輝映,重塑奢華的定義。
表現出新中式嶄新的一面的艷麗中國會所項目最終贏得了廣泛的贊許,為莊煥陽的事業開啟了一扇大門,更讓他堅定了對“新東方 新中式”設計的信心,莊煥陽表示這將是他以后持續關注和追求的目標之一:“我認為一個人一輩子能只專注于一件事就是成功,像我做室內設計,就會更專注于新中式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