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現場
6月12日,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委員會組織的“適老產品及康復輔具央企集采座談會”在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舉行。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主任盧延純、商業信用中心中央企業供應商信用評價組組長袁星煜、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委員會秘書長楊月潔、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綜合處處長趙公正、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海量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專家、代表和協會同仁參加了座談,共同探討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建設的下一步工作計劃。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主任盧延純
盧延純從價格監測的工作視角,指出當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滯后于老齡化趨勢,也滯后于人口老齡化的市場需求。行業特點是上中下游企業比較“散”,產業鏈合力作用還不突出,應積極適應數字化發展新趨勢,建立數字化供應鏈平臺。他進一步強調,適老產業數字化供應鏈平臺應以實現“產銷對接、降本增效”為目標,通過整合產業資源,加強市場價格監測,消除信息不對稱,實現降本增效,促進上下游企業共贏發展。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委員會秘書長楊月潔
“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是綜合性的公益服務平臺,旨在為養老、康養等領域的涉老行業提供優質服務,是適老產業全鏈條供給服務者,涵蓋適老化改造、老年用品設施、機構建設和服務的規劃設計、咨詢評估、價格監測和行業動態預測等。平臺將通過發揮央企集采優勢,采取直供模式,減少中間環節,降本增效,促進和推動適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楊月潔開門見山地對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進行了“定義”。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采購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許磊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采購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許磊從企業的采購實踐中提出,平臺的適老產品要以客戶為中心進行供應商和產品的分級分類,需要強化平臺供應商商業信用官方認證,以保證平臺的產品都是經過評估、優選和市場認可;擴大平臺受眾,由養老、民政系統、殘聯系統聯合打造,平臺將創新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利用物流、金融、信用等工具,降低交易成本;同時推行標準化產品,為受眾提供模塊化和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他還建議,要進一步完善行業的專家團隊,建立數字化的交易平臺,并將相關的優惠政策,如補貼等應用到平臺的建設中來。
商業信用中心中央企業供應商信用評價組組長袁星煜
袁星煜認為,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是一個垂直領域的交易撮合電商。作為長期從事信用體系的建設者,他將信用信息比作大數據,平臺的風險管控、準入機制、合規經營都應建立在有效信用信息的基礎之上,對平臺供應商的信用評價將必不可少,而信用信息的歸集對產業鏈及供應鏈的健康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部運行保障處處長石彤陽表示,平臺的發展需要持續的生命力,在由政府、協會、央企、民政等助力的啟動階段之后,重點要看發展階段如何運行,平臺的生命力由市場的供需決定,能否產生可持續的市場價值是對平臺的一大考驗。因此在適老產業供應鏈平臺真正落地前,要進行認真調研,包括對市場需求的摸底、國家政策補貼力度、市場競爭情況等,借鑒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
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整合協調部高級專家雒雄雄認為,平臺的社會屬性甚至超過了經濟屬性,普通百姓未來能夠在平臺上享受到與央企集采同樣的優惠價格,體現了惠民、普惠的適老產業的發展理念。他建議先開展試點工作,待央企與平臺合作并共同打造出有生命力、可復制的模式后再進行系列的推進。
來自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的雷昂、北京海量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央國企煤炭礦行業總監劉宇菲等也分別從解決終端采購痛點、乙方銷路問題以及平臺數據信息建設等角度進行了發言。
楊月潔向與會的企業代表及專家展示了今年4月正式發布的由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共同主編的《民用建筑環境適老性能等級評價標準》,其中明確了建筑環境適老性能概念以及公共建筑裝修、家具、輔具及運行管理標準,能在滿足老年人對養護院、養老院等特定活動設施需求的基礎上,為醫療康復建筑、文化娛樂建筑、辦公建筑和旅館等商業服務建筑相關的適老設計改造提供具體指導標準,對于老年人日常生活、適老環境等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系統構建老年人健康、快樂、幸福、有尊嚴的養老場景。由此,楊月潔表示,希望從央企集采入手,將適老產品的供應鏈進行有效提煉,把百姓在養老過程中所需的,尤其是老年殘疾人所用的康復輔具進行統一整合后,放在適老產品供應鏈平臺上向社會開放,使百姓或企業能夠順利購買到質優價美的適老產品和康復輔具。
趙公正表示,適老產品供應鏈采購平臺要適應市場需要,充分發揮價格信號靈活、靈敏的作用,滿足價格透明要求,降低市場詢價成本。同時,在價格數據成熟時,可以建立適老產品價格指數,給市場提供更清晰的指引,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建立滿足宏觀調控和市場需要的新運行方式。
嘉賓合影
2022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73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8.9%。人社部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進入適度老齡化階段。然而,我國目前的健康養老供給水平還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健康養老需求,供給與需求的錯位仍是目前養老產業健康發展的難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養老市場,中國老年人的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健全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建立滿足普通百姓的普惠性養老服務體系,事關科學有效應對老齡化國家戰略攻堅戰的成敗。通過本次座談會,各方希望能在政策研究、市場調研以及平臺信用準入等方面共同發力,推動適老產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為滿足老年人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提供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