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數字技術與建筑業深度融合,實現勞務用工管理數字化。”全國政協委員、陜建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以數字化方式破解建筑業勞務用工難題。
張義光認為,通過構建集勞務就業孵化、技能提升培訓、數字信息用工三大功能為一體的建筑勞務產業園,可以全面實現建筑勞務企業管理平臺化、建筑工人培訓協同化、勞務用工數字化,有效規范農民工管理。
對此,張義光建議:
一是加快構建建筑勞務產業園,實現勞務企業管理平臺化。通過構建建筑勞務產業園,一方面打通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渠道,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另一方面加速整合、優化、引導建筑工人隊伍和小微勞務企業向專業作業企業轉型發展,逐漸由低層次的體力型、數量型向高層次的技術型、質量型轉變,促進專業作業企業成為建筑業的用工主體;第三方面可以通過企業聚集的形式,進一步破解勞務企業“松散小”、服務保障不到位等問題,打通建筑業管理政策向小微企業傳導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快數字技術與建筑業深度融合,實現勞務用工管理數字化。一方面做實產業鏈保障機制的有效落地,打通住建實名制系統與人社農民工監控預警系統數據共享問題,全面實現建筑施工項目動態監管和勞務用工數字化監管的一體化建設,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資金到位率進行監管,保障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做強供應鏈供給能力和質量提升,充分運用產業園數字技術做實專業作業企業信用評價、建筑產業工人數字化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勞務用工大數據監管與調度作用,形成施工總承包企業與建筑勞務產業園區的創新協同、錯位互補、供需聯動的區域數字化發展生態。
三是加快創建優秀勞務品牌,帶動就業創業、助推產業發展。通過構建建筑勞務產業園,實現職業教育人員的聚集與輸送,加快勞務品牌發展提升。一是開展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培育引導建筑勞務企業領軍人物由技能型向管理型的轉變,建設勞務品牌專家工作室,健全長期穩定的勞務輸出渠道,擴大勞務品牌就業規模。二是通過產業園區企業聚集效應加強勞務品牌的培育,建立勞務品牌資源庫。三是加速勞務品牌壯大升級,打造細分行業專精特新勞務品牌,組建勞務品牌聯盟,推動勞務品牌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勞務品牌特色產業園區。
此外,張義光還建議,完善推廣“科學家+工程師”的技術研發模式,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主動對接,雙向溝通,提出技術需求,共同開展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轉化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