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皓峰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棟華
劉棟華: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非常感謝協會把我作為一個押軸,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裝飾企業怎么做轉型的問題。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研究呢?是因為我們是帶著裝飾的信息化變成數字化的過程。這個課題幾年前,我們就已經在做深度的研究了。今天我把研究成果來給大家做一個匯報。
先看看裝飾企業和建筑企業的差別,前面有很多的領導講了大環境、大行業。我再把我從全國各地的,深入到企業之后,發現裝飾企業到底怎么做數字化研究的成果,給大家來做個分享。目前全行業中,傳統的裝修跟現在要打造的數字化、智慧建造、裝配式,是兩個時代的對比。這是大勢所趨,意味著整體的這個行業,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他會慢慢的走向智慧時代。
裝修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以來,深圳的企業享受到了十幾年的紅利,從2008年到現在,經過了高速的發展。前面的領導講了標準化的設計,從BIM開始到信息化協同,再到工業化的生產,再到智慧化的施工。每一步的環節,都離不開信息。這些信息在整個過程中,企業必備的兩套工具,前面常宏的領導也講過了整體在設計層面的BIM的搭載。今天我從企業內部的ERP平臺到數字化平臺,分享一下裝飾企業到底怎么建。我們的企業能拿出多少的時間,拿出多少的人員,怎么建這個平臺。平臺在整個建設的過程中,是以設計為龍頭,成本為核心,實現了工程項目全過程、全要素的,包括全程的數字化、在線化、自動化的方案。在這個里面。ERP和BIM數據的互聯互通,我剛才跟常宏的領導也做了溝通,他們是在BIM的基礎上,還研發了相應的配套系統。配套系統就是組合性的系統,ERP系統,設計出來的所有元素,所有的材料的清單,要不要買?要不要人去詢價?買的東西在哪里?就是通過ERP系統里面的數據來進行管理,進一步的降低成本。
與時俱進,我們在整個行業里走了全國的幾百家裝飾企業,現在裝飾企業的案例也突破了500家,全國的裝飾做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已經突破了500家。深圳有一大半是我們的客戶,臺下有很多都是我們的客戶。我們探討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經常會探討到到底該往哪個方向轉,怎么轉的問題。大企業有大企業的轉法,小企業有小企業的轉法,都是數字化。我們分了四個階段,包括基礎應用的,這一塊不用說。最難的是戰略研究層面的。從幾個頭部企業,從金螳螂等等這些企業研究的時候,未來的方向在哪里,也探討過很多次。當然我們的土建領域,做數字化轉型的相對來說比裝飾的好一點,因為他們的條件,硬件具備。首先我們這里沒有塔機、吊機,也沒有大型的機械設備,沒有更多的傳感器,沒有這些東西來輔導我們。我們能做的是什么?是在生產方式上,在應用工具上的提升,在內部管理上的提升。
我們的方案是怎么樣呢?結合我們這個行業的特點,我們來進行轉型。首先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這一點毫無質疑。哪怕是恒大對我們一部分客戶造成了影響,但是這個行業仍然是一個朝陽行業。第二個是這個行業的體量,跟我們的建筑業,跟這個大行業不一樣。我們的體量相對來說比較小,周期相對來說比較短。要在每一個工地上實現大量的智慧傳感的東西,是不太現實的。我也在江浙滬那邊的很多項目做了很多的試點,做了很多的應用研究,發現在整個社會上做這種專業的大型設備的傳感器,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說我們在整體的上面,我們做了一些適合于我們裝飾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一些工具,一些方案。
另外我們在整體模式上也看得到,我們的主要模式就是兩種:前二后三。前二就是合作模式和直營模式。第二種是項目的施工模式上,也有差別。我們的項目經理承包責任制,項目經理半承包和項目經理目標責任制,不同的責任制下面再做數字化轉型的時候,也是有差別的。每家企業的管理特點不一樣,責任模式不一樣,你的信息化也好,數字化也好,都是跟著管理來的。因為我們是從企業里面走出來的一家企業,在企業管理方面,我們不是簡單的賣一個軟件,更多的是把整個企業內部流程管理、梳理做好。這個是我們的主要工作。所以我們相當于是一個咨詢公司加一個行業的應用軟件公司,再加上數字化的轉型的老師。
在這里可以看到整體的框架大家都比較清楚了,臺下的很多都是在用我們的系統,都比較清楚,我就不一一講了。我們講一下轉型跟其他企業不同的地方在哪里。當然我們也有很多的版本,這兩年我們的很多企業也逐漸在上云平臺,所以從10月1日開始,已經推上了全面上線云系統,就是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云平臺,讓所有的企業都能用得起,不分大小都用得起。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裝飾企業到底哪些東西能夠通過智慧物聯網的應用,獲取到數據。ERP為什么難用?有很多企業反映說這個ERP要大量的人來做數據。企業規模在這里擺著,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更適用的方法?現在有了。很簡單,比如說通過一些我們研究的傳感器做相應的數據的篩選,比如說前段時間炒得比較火的智慧工地,在智慧工地里面,有這么多的應用、設備,裝飾企業能用哪些呢?首先我認為能用的,我們已經做過的很多項目,跟他們反復的探討,哪些行業能用。能用的就是常規的勞務實名制,這個是沒有問題的。通過刷臉的設備,把所有現場工人的人臉識別的數據做成一個產業鏈,后來還可以把工人的數據,他的考勤的數據,工資的數據,實名制帳戶,這些數據采集上來之后,可以對應的發工資,減少勞務糾紛,這個問題已經完美的解決掉。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呢?我們還有對應的視頻會議的,視頻監控的。監控的現在也在跟我們對應的軟件廠商研發,研發現場的工人有沒有戴安全帽,有沒有穿反光衣。這個就是用AI智能抓取的方法,在手機上都可以看到整體的所有的,包括行政的、項目的、收款的、付款的,還有整體在手機端上也可以看到整個項目的運營。
整體的所有的領導,不可能天天在辦公室里面拿著電腦。基本上都是通過手機端去掌握整個公司的業務情況。包括對每一個項目的情況。重心已經由PC端轉移到了手機端,讓所有領導對自己的公司、對自己的企業管理、項目管理一目了然。這是我們做得比較大的改變。
時間關系沒辦法專門講系統。這是我們在銀建做的勞務實名制的應用,可以通過實名制系統,反映每一個工地上現場出入考勤的情況。
這個是目前能夠接入到裝飾行業中能用到的基礎設備,當然特種設備這邊裝飾企業是沒有的。現在能做的就是基本的視頻監控,視頻會議,還有刷臉設備,包括一些噪音監測,還有全生命周期的現場過程管理,比如說勞務、材料、質量安全、進度等各環節,是可以落地的。
今天我在這里講的是落地方案,是真正實施過的成果。現在我已經試點了很多項目,對于裝飾企業來說,目前只是噱頭。不是很實用,但是大項目可以有,小項目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了,如果每個項目都做這個的話,你的項目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們是比較務實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我們會提前跟企業講清楚,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我們提供的是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我們的OA、人事到業務、財務、稅務,到最后的決策,到外面的物聯網的應用,做到整體上的大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這個中間的線,這些所有的系統都是孤島。所以我們要打通,包括對應到的BIM,我們也在盡量的打通。把所有的數據存入到我們的平臺上來。
行業中到底要怎么轉型呢?這是很多老板關心的問題,到底想花多少錢做數字化轉型,或者是企業是傳統企業,怎么樣的選擇是最適合這個企業的數字化平臺。首先,這個行業中缺乏有效的專業人才,信息化也好、數字化也好,頂層設計比較缺乏,各算各的情況比較多。第二,產品選型的問題。很多企業選型得不對,大量的時間做開發。我們碰到大多數企業都有這種情況,得選對。第三是企業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在使用的過程中,怎么推進的問題。信息化不是萬能的,他不能代替管理的本身。有些企業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我上這個企業信息化,做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什么,目標是什么,不是說他家有你家也要有,把這個問題要先解決。第四,項目實施難度確實是比較大的。近5年,項目實施的成功率是99%,100個項目里面有99個都服務好了,為什么?因為我們積累了18年的項目管理經驗,有大量的老師,很多深圳裝飾企業的同仁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向他們學習經驗,再把這個經驗覆蓋、傳播到不同的企業管理中去,給一些企業真正的賦能。在落地的過程中,到底是選擇老師還是選擇學生?假如說選擇一個對這個行業不懂得,就會拉慢建設周期,會很麻煩。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我們再分享一下我們公司的簡介和一個案例。公司2004年成立,現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服務點,服務全國各地的客戶。在深圳的一家企業的建設情況,簡單的分享一下。深裝集團,是1986年的老企業,2019年的時候開始建設這個平臺,4月份開始建的時候,他上了哪些平臺呢?包括OA,人事,市場、成本,施工、決策,以及手機客戶端。這是第一期,上的時候整體上花了八九個月時間來完成這個平臺的建設。這是在2019年的4月28日正式開始項目的啟動。之后進行調研,之后開始正式系統的上線。上線之后開始進行整體的培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使用,使用完了之后就經過了所有部門認為整個信息化已經實實在在的落地了,落地完了以后我們開始頒發獎項,這是吳總頒發的。
最后把我們公司服務的案例也簡單介紹一下,包括寶鷹,文業等等。這是我們服務的目前的百強企業,包括城建,中科建設,江蘇環亞等等。
信息化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所以我們還在持續研究,我們從企業中走進去,再從企業中走出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