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公布在即。分析人士認為,7月CPI同比漲幅將延續回落態勢,預計降至1%以內;PPI將繼續“高位磨頂”,預計同比上漲8.8%左右。
多因素拉低CPI同比漲幅
7月C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成為業內共識。上海證券研究所副總經理胡月曉認為,受基數效應和季節性效應雙重影響,7月CPI同比漲幅將有較多回落。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在翹尾因素下行、食品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下,預計7月CPI同比繼續回落至0.7%左右。
在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看來,食品項仍是影響CPI漲幅最大因素。“7月豬肉價格低位震蕩,鮮菜、鮮果價格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食品項影響較大。汛情、疫情等因素對核心CPI修復形成一定阻礙。預計7月CPI環比增長0.1%,同比增長0.7% 。”
7月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同比漲幅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對沖食品價格下行對CPI的影響。
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分析師董琦表示,油價帶動非食品項小幅回升,豬肉等肉類價格下跌進一步影響CPI反彈,預計7月CPI同比將回落至0.8%。
PPI同比漲幅將維持高位
業內人士認為,7月上游原材料品種價格漲多跌少,PPI同比漲幅將繼續在高位徘徊,但上漲動能減弱。
“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翹尾因素減弱等影響,預計7月PPI同比上漲8.8%,漲幅與6月基本持平。”董琦表示,一方面,7月大宗商品價格較6月上漲,螺紋鋼、銅等商品價格反彈,月內呈前低后高走勢,布倫特油價探底后也重新走高。另一方面,翹尾因素作用繼續減弱,對沖新漲價因素提高的影響。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7月PPI同比漲幅可能再創階段新高。
張瑜預計,7月PPI同比漲幅將再攀高至9%左右。“從高頻數據看,7月國際大宗商品表現平平,但國內黑色商品價格再度上漲。從宏觀視角看,全球流動性及生產需求對商品價格的拉動將持續到三季度末,三季度PPI同比仍將居于高位。”張瑜說。
盡管PPI同比漲幅暫時難以明顯回落,但持續大幅上漲動力減弱。胡月曉表示,工業品價格在大宗商品價格見頂回落的影響下,將呈越過拐點的回落態勢,雖然上漲態勢仍存在,但上漲乏力跡象已現。
政策需著力擴大內需
CPI和PPI走勢背離,導致二者“剪刀差”可能進一步擴大。業內人士認為,“剪刀差”擴大主因是經濟復蘇不均衡。
為促進經濟均衡復蘇,物價方面,7月相關部門進行三次中央儲備豬肉收儲,以穩定豬肉市場供需平衡,維護價格穩定。
工業品市場方面,7月國家兩次投放銅、鋁、鋅儲備,釋放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積極政策信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價格預期。
CPI和PPI“剪刀差”會對經濟帶來什么影響?民生銀行(4.020, 0.04, 1.01%)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剪刀差”擴大,反映出當前社會總需求復蘇基礎還不穩固。在下游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上游原材料漲價很難通過價格方式進行傳導,可能就會形成PPI和CPI的“剪刀差”,將對下游生產企業經營帶來一定困難和壓力。因此,應保持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著力穩定和擴大總需求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