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怎樣的壯美藍圖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時間:2020-10-30 10:34:2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分析發展形勢,做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判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報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10月29日在北京勝利閉幕。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發出了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偉大號召。

    即將開啟的“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這一關鍵時期召開的五中全會,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意義重大。

    分析發展形勢,做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判斷。

    形勢清,方向明。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為我們深刻理解“十四五”時期我國的發展環境,謀劃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遵循。

    從國內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從世界來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沖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但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雖有挑戰,更多的是機遇。

    全會強調,“全黨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新發展階段,要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可以說,新發展階段是一個‘危機并存、危中有機、??赊D機’的時期?!敝泄仓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王君超告訴記者,以經濟為例,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擁有9億多勞動力和1.7億多各類人才,為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條件。

    擘畫遠景目標,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擘畫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九大遠景目標。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行了全面擘畫,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認識,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全面和具體過?!敝袊鐣茖W院新時代黨建研究中心副秘書長田坤說。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次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即“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交通運輸業、現代國防”;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黨中央制定了“分三步走”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在20世紀末總體實現小康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隨后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總體部署。黨的十九大明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用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認識,最初是‘四個現代化’,后來是‘小康社會’,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田坤說,“‘十四五’是未來30年新征程的起點,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一個五年,因此五中全會把五年和15年作為一個統一整體來考慮,在制定五年規劃的時候,也制定2035年遠景目標?!?/p>

    “十四五”期間實現六個“新”的具體目標,做好十二項重要領域的工作

    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九屆五中全會在確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同時,確立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即“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編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主要目的是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的方向和目標,體現著一定時期的任務和特點。比如,為實現工業化,從“一五”計劃到“九五”計劃,持之以恒地推進工業建設,完成了工業化初級階段的任務;從“十五”計劃到“十二五”規劃,確定了新型工業化道路;從“八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中國建立并不斷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笆奈濉睍r期,伴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人民在物質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后,對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公報提出的六個‘新’目標,包含著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目標的意思,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睆V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許素菊認為。

    為推動實現六“新”目標,全會謀劃了12項重要舉措,即“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在“十四五”戰略布局的表述中,明確提出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翻開五中全會公報,一個提法引人關注——

    在“十四五”戰略布局的表述中,明確提出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我國即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11月,在福建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全面”,要求“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2014年12月,在江蘇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首次將“三個全面”上升到了“四個全面”。2015年2月2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四個全面”是“戰略布局”,并且第一次用“戰略布局”這個詞來概括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是理論創新之本。隨著“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新表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遵循的是實踐中探索、探索中實踐的規律,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優勢。全會公報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

    回看新中國70多年來的非凡歷程,正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極大調動,一個又一個“五年規劃(計劃)”編制實施,社會生產力不斷解放發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自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數據顯示,從經濟增長上來看,我國在1952至1978年間增長率為6.1%,1979至2019年經濟增長率為9.4%,黨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經濟增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與持續時間最長的高速增長奇跡,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2015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強調“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

    5年來,出臺《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等黨內法規,作出中央書記處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全國政協黨組、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報告工作等制度性安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等改為委員會……黨的全面領導在體制機制上得以強化,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進一步加強。

    “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十三五’時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政治保證?!痹S素菊認為。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號角催人奮進。


關鍵詞: 五中全會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