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打破了春節的祥和。
一次“競速”,展現出了裝飾人的擔當。
臨危受命,火線支援
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伴隨著新年的鞭炮聲響,也承載著疫情防控的希望,武漢雷神山醫院繼火神山醫院之后,開始了緊急籌建。
2月2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開工建設的第八天。此時的項目建設已進入沖刺階段,但能否順利交付,仍面臨著巨大的施工壓力。
擔當之際,華鼎裝飾接到了緊急馳援電話,并明確了任務——沖刺建設最核心醫技樓和隔離病房架空地板、天花板鋪設及圍墻拼裝施工。
醫技樓,是雷神山的“心臟”區域,通過采用全新風全排風和溫濕度控制技術,快速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控制細菌濃度,加快病毒在空氣中的失活時間,是醫院防控疫情的關鍵所在。
希望所系,重任在肩!疫情就是命令。華鼎裝飾接到任務后,緊急組織16名項目管理人員,120名勞務工人,逆風而行,馳援雷神山。
一場與疫情的“競速”,開始了。
病房內部圖片
凌晨時分天花吊頂安裝施工現場
我是黨員,我沖在前
肖怡,是華鼎裝飾中南經理部經理、黨支部書記,也是在接到援建通知后第一個到達現場的管理人員,從接到通知到到達現場,前后不過一個小時。
盡管參與過許多大型項目的施工,但雷神山龐大火熱的建設現場,還是讓肖怡深受震撼。當天下午4點,剛踏進現場的他來不及半點猶豫,就開始了與總包及各家單位召開會議制定施工方案。
“除了震撼,我更多的還是感動”肖怡說道,“我們管理人員和先期50名工人集結項到達現場,有的是連夜乘坐大巴,有的是開車捎上其他同事,還有的想盡辦法開車運來口罩和消毒用品……”。
一邊是管理人員晝夜排班,一邊是爭分奪秒迅速投入現場施工。截止到4日早上10點,已有102名工人到崗,內外聯動確保工人最快入場,保障各節點高效施工。
吃飯10分鐘,睡覺3小時……4日下午16時至5日凌晨6時,這橫跨晝夜的短短12小時內,華鼎裝飾項目團隊及百余名工人爭分奪秒,持續搶工,已完成醫技樓500余平方米的架空地板鋪設,13間隔離病房吊頂安裝、打膠密封及保潔工作,病房已達到可使用標準。
華鼎裝飾還在前方成立了“紅細胞黨員突擊隊”,肖怡和他的同事們從2月3日通宵工作到4日凌晨3點,整個項目現場也是24小時連軸轉。他也介紹,施工現場也不忘加強防護。“每天都會安排專人采購防護用品,確保管理和施工人員每天有口罩佩戴。”
中南經理部經理、黨支部書記 肖怡
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當下,第一時間召集足夠的勞務工人有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又是多么艱難。
在接到緊急通知后,公司及中南經理部上下聯動,快速調配資源,在湖北境內召集勞務班組投入雷神山建設,但現實并沒有預料的順利,雷神山建設任務繁重,為了打消工人們對安全保障的疑慮,管理人員發放防護用品,講解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思想動員。
在大家的努力下,70余名工人跨越重重關卡,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投入作業,當晚便完成13間病房外墻拼接,為項目沖刺提供了保障。
直接現場會議
我的22歲生日,在戰“疫”中度過
“剛接到參建的電話時,我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好在家人雖然擔心但非常支持我,我有責任為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98年出生的小伙楊思琦,在采訪中說道。而這天也是他的22歲生日,2月5號。
楊思琦是項目的后勤管理人員,任務就是保障施工有充足的材料、機具以及防護用品。然而由于現場人數龐大、情況復雜,本來對這項工作很熟悉的他,卻也覺得困難重重。
但為了保證供應,楊思琦還是選擇硬著頭皮上,在快速時間內和同事們一起商討對策,并決定“三管齊下”:一邊利用供應商資源采購,一邊加快和總包協調配備,同時每天駕車在武漢市內及周邊地區采購零星材料和防護、消毒用品等,極力保障現場順利施工和人員生命安全。
趁著短暫的休息時間,楊思琦打開手機,看到了媽媽給他發來的生日祝福。
沒來得及和媽媽聊天,楊思琦又開始了緊張工作。這個生日沒有蛋糕、沒有燭光、沒有親人朋友的歡聲笑語陪伴,但楊思琦覺得這是他度過的最難忘的生日,在戰“疫”中成長,必定成為戰士。
22歲戰“疫”小伙 楊思琦
央企擔當,負重前行
“前方的戰士們壓力非常大,目前所有的人員實行‘兩班倒’,工作都是按秒計算……我們還將繼續增兵馳援雷神山的建設,爭取讓工作人員實現‘三班倒’。”華鼎裝飾黨委書記、董事長谷運寶表示,公司在全力以赴馳援武漢的同時,也將為一線員工做好后勤工作,積極找尋各種途徑,在口罩等物資供應上加大力度。“下一步還將主動跨前一步,做好緩解員工的心理壓力問題。”
在決戰疫情關鍵時期,華鼎裝飾持續關注疫情防控工作,承建雷神山醫院后再度出征,參與荊州市中心醫院荊北新院項目搶工建設,8天完成全部裝飾工程施工,共增加了300張床位,有效緩解了荊州地區床位緊張的問題。
在抗疫的前線,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華鼎裝飾的建設者們用熱血構筑堡壘,用汗水澆灌希望,用生命捍衛生命,用前行回應逆境,疫情在哪里,支援就會到哪里;戰斗在哪里,旗幟就會到哪里。
(華鼎裝飾 陸雯 李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