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廣義的建筑來看,智能家居設備主要應用在智能建筑之中。智能建筑行業發展潛力極大,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其產業帶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
相關部門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美國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為70%,日本為60%。2012年,我國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2.61%。
我國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國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通過對比美國和日本智能建筑的發展歷程,相關研究機構預計未來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仍將保持每年3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18年,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列有望達到53%左右。
圖表1:2013-2018年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預測(單位:%)
2007-2011年,我國建筑業新開工面積年均增速在11.78%左右,相關研究結構以此增速來推算2013-2018年我國建筑業新開工面積;2012年,我國智能建筑系統的平均造價在67.24元/平方米左右,在此暫不考慮未來智能建筑規模化效應帶來的單價下降以及通貨膨脹因素,以此單價來推算2013-2018年的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通過推算可以發現,2013-2018年我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國智能建筑市場規模將高達3331億元左右。
從狹義的智能家居設備應用來看,主要集中在商品住宅市場,其中別墅及高檔公寓的應用比例處于較高的水平。2004-2012年,我國的居住建筑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年均增長速度穩定在4%左右。據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數據測算,截至2012年底,我國居住建筑面積超過334.50億平方米。
我國的居住建筑面積在2003年減少了7.53億平方米,2003年之后除2007年外,每年新增的居住建筑面積比較穩定。2007年,我國新增居住建筑面積28.42億平方米,為進入二十一世紀后的最大值。我國近四年來的居住建筑面積保持平均年增長11億平方米左右的穩定趨勢。
圖表2:2002-2012年中國城鎮新增居住建筑面積(單位:億平方米)
201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品住宅施工面積42.90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6%;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13.07億平方米,同比減少11.2%,但開工面積規模依然較大;商品住宅竣工面積7.90億平方米,增長6.4%;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9.8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待銷售商品住宅面積2.3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6%。隨著中國房地產投資的持續進行,預計2013-2018中國居住建筑面積仍將每年增加9億平方米左右,到2018年中國的居住面積有望接近390億平方米。
假設未來有15%的居民住宅開展“智慧社區”引入智能家居,以智能家居的售價為每平方米100元估算,那么2013-2018年智能家居的市場容量約為5850億元左右。如果從每年商品住宅的竣工面積來看,我國2013-2018年新建商品住宅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如下表所示。
圖表3:我國新建商品住宅中智能家居設備市場規模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