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信息化浪潮背景下,快速崛起的智慧城市被越來越多人所關注。在此背景下,6月3日到4日,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成立十周年大會暨2013智能建筑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會上,由中建協智能建筑分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報告(2013-2018)》也同期發布,中國智能建筑市場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長。智能建筑市場規模已達4000億元/年,但該負責人坦言,我國大多數智能建筑企業真正實施社會化分工、將智能化系統應用于外包服務的企業還太少。
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陳宜明稱,智能建筑是傳統建筑業和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經過十多年發展,現在我國智能建筑行業中形成了一批有帶動作用的示范企業,為結構調整、傳統行業技術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我國雖然每年新開工智能建筑的建筑面積約為20億平方米,但多數智能建筑企業仍規模較小、經營也不夠規范,市場競爭力不足導致這類企業能將智能系統應用于外包服務的不足10%,而且相關部門“重建輕管”、監督力度不夠等問題也仍需進一步解決和改善。
但在巨大的市場誘惑面前,中建協智能建筑分會前瞻性看到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建筑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主編單位中建協智能建筑分會會長黃久松指出,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目前存在著缺乏整體規劃、盲目追求大而全、炒作概念、達不到預期效果等諸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相關配套服務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