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政奎現年46歲,他的胞兄雷政富正在接受重慶市紀委調查,紀委人士表示,對于相關的違法違紀問題,一定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
調查將很可能涉及到雷政奎。2005年4月他注冊成立重慶奎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稱“奎龍建筑”),此前他只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他能變身建筑公司老板并接下大量工程,與雷政富的權力密切相關。
雷政奎持有奎龍建筑99%股權,擔任執行董事至今。這些資本金另有來源。公司驗資報告顯示,公司注冊資本880萬元。雷政奎出繳的871.2萬元來自一家當地房地產企業。雷政富時任墊江縣委書記,奎龍建筑注冊前,這家地產企業以土地基準價三分之一的價格獲得了他親自推動的一項商業城規劃中的5483平方米土地。
國土局與這家重慶佳合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稱”佳合地產”)的土地出讓合同顯示,這個商業住宅綜合地塊2004年4月29日以265.78萬元出讓,每平方米合484.73元。該地塊住宅和商業用地比例分別是52.4%和47.6%,屬于重慶市9級國有土地,按照2002年制定的出讓價格標準,將商業和住宅部分按規劃中的實際比例計算,基準地價應為1606.29元。
上述出讓價格尚不到該類地塊基準價的三分之一,樓面價剛巧完全等于土地出讓金最低標準。這兩種標準在官方文件中共存,基準價是同類土地的平均價,而土地出讓金標準則約束其樓面價的最低數值,為了適應高容積率地段的建設,該地塊容積率僅2.11,且位于墊江縣城的商業中心區域,以最低出讓金標準成交令人不解。
斬獲該地塊的佳合地產成立于2003年9月,住所位于墊江縣縣城所在的桂溪鎮。成立后股東幾次變化,但均以股權底價完成變更,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系重慶市沙坪壩區人鄧鳴和鄧兵。鄧鳴拒絕向本報評論當時的交易詳情。
雷政富涉入該地塊時日已久。墊江縣從1997年開始拆遷桂溪鎮南內街區域。雷政富1999年開始擔任墊江縣縣長,他曾在2001年10月17日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渝東商業城建設拆遷的有關問題。上述地塊即屬于渝東商業城B區。2004年地塊的土地使用權證即辦理完畢,可見當時并未有附加的拆遷等事務。
當時墊江縣國土局局長劉平簽訂的土地合同顯示,出讓給佳合的三塊土地面積共26000平方米,其中20517平方米土地“行政劃撥”用于安置房建設,其余土地則以上述價格出讓。當年,佳合地產還在墊江獲得電力新村的5個綜合地塊,公司將這些地塊用于增資擴股。
舉報方的材料稱,在這些土地交易完成后,雷政奎獲得了地塊建設的土石方工程。他獲得的其實更多。雷在佳合地產中沒有出資記錄。重慶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對奎龍建筑所做的驗資報告稱:“股東雷政奎所出投資款871.2萬元,是由重慶佳合房地產有限公司賬戶劃入。”對這一事項,報告專門提到:“重慶佳合房地產有限公司出具聲明,此款項是屬雷政奎的出資款,不屬重慶佳合房地產有限公司與重慶奎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業務及往來款項。”
在獲得這一桶金之前,雷政奎1990年代長期在江津市(現重慶市江津區)的建筑公司擔任項目負責人。雷政富1999年調任墊江縣代縣長后,雷政奎任職的重慶市江津市博達建筑公司也在墊江獲得過市政項目。重慶博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曾修建過墊江東方大道。據墊江檔案史志信息網介紹,東方大道于2003年6月開工建設。
雷政奎成為建筑企業老板后,最早發布網絡信息的公民記者朱瑞峰向《新京報》等媒體透露,2002年到2006年期間,墊江縣先后建設的桂東大道、桂西大道、迎賓大道、桂南大道、桂西河改造、渝東商業城、盛世華都、電力新村、縣醫院職工宿舍、縣醫院新大樓的土石方工程都由其弟雷政奎承包。此外,墊江縣的路燈、綠化等工程也大都由雷政奎承攬。
朱瑞峰告訴本報記者,幾年前舉報雷政富不雅視頻的恰是當地建筑企業,他們希望當地警方徹查雷在墊江縣和北碚區任職期間,在市政建筑工程招投標中的行為。而警方調查組因上層干預中斷調查,此后有成員保存了相關資料并希望他在11月中旬公開。
至本報截稿前,雷政奎的手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他在奎龍建筑的合伙人也未回應采訪要求。
☆☆☆☆每日精彩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