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隔寒保暖作用的真空平板玻璃,利用太陽能技術提供生活熱水、采暖以及路燈照明……這樣一系列的綠色建筑將在青島開發區南島片村莊改造、中德生態園幸福社區和西海岸信息谷區域村莊改造安置房項目中推行。
已竣工節能建筑項目150個
近年來,開發區在不斷加快城市建設速度的同時,以建設綠色生態城區為目標,加大民用建筑節能管理力度,降低民用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建筑的節能化趨向愈發明顯,正有力推動著該區域邁向綠色低碳城區。
據統計,目前開發區累計竣工節能建筑項目150個,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9個,開工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34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5萬噸。
在開發區已建成的住宅項目中,有的項目借助節地、節能、節水等生態設計手段,合理運用建筑熱工與暖通空調設計,選用太陽能為能源的庭院燈,采用光導管作為地下車庫的輔助照明、減少地下車庫的人工照明量。
利用海水供暖,節能又環保
不僅是民用住宅,在開發區還有很多工業項目使用的都是綠色能源。位于開發區長江西路的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就自行開發建設了青島海西重機海水源熱泵空調工程,利用海水資源為公司的辦公區、理化樓、宿舍樓、食堂提供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及生活用水。
位于開發區紅石崖街道的一家公司,則將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在廠房的建筑屋頂及立面上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建設成為光伏屋頂,光電幕墻、組成光伏并網發電系統,使建筑物自身產生電力。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為128萬千瓦時,將全部被廠區生產用電而消耗。
同時,該公司還將改建一層廠房,作為光伏計量測試室專用。改建后的廠房向陽面墻面采用該公司自身專利技術,安裝隱形幕墻以及透光型薄膜中空光伏組件。
下半年開工兩個綠色建筑項目
除了住宅和工業應用外,2011年,開發區將青島國際生態智慧城申報為國家可再生能源集中連片推廣示范區,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其中,包括辛安公共租賃住房、黃埠嶺居住區安置房、舍埠林安置小區、靈珠山農民安置房二期、下莊居住區、山東科技大學宿舍樓、青島天鵝湖旅游度假區、新港示范區等項目。這些項目將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太陽能浴室、土壤源熱泵技術應用到項目中去。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將完成集中連片示范項目約200萬平方米,擬需資金2.5億元,申請國家補助資金3000萬元。
2012年下半年,新開工的西海岸信息谷公共租賃住房和中德生態園范圍內16個村莊安置房等兩個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同時,以中德生態園、鳳凰島旅游度假區、國家生態智慧城為重點推廣區域 ,推動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