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友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上的床單是橘紅色、印有牡丹花圖案的老式床單。意外的是,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瘋狂轉發吐槽,并將之取名為“國民床單”、“床單上的中國”、“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床單”,不少網友在紛紛評論的同時還曬出自家的“國民床單”照片,“我家也有這樣的床單!”
相關閱讀
趁著消費者“哪一件家具能比得上這條床單?”的質問還沒有出口,我們家具人趕緊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家具能讓消費者用30年,或者讓他們用了以后惦記30年。不知道以后有沒有,反正現在沒有,信不信由你。
難道一條床單就把咱們的家具給比下去了嗎?我們家具人當然不會承認,也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我們首先必須得剖析一下現在的家具與這條“國民傳單”的差距。
差距一:供不應求與供過于求
雖然我們的印象中是每個家庭都有這樣一條床單,但是,據悉在當時,要買到這樣一條床單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是因為物資匱乏,其次因為機器化水平低,生產需要的工藝復雜,因此一段時間里生產的床單有限,供不應求。于是這樣一款樸素的床單,在當時消費者的心里是極其珍貴的。
再看看我們今天的家具行業,隨著近幾年房地產的火熱,家具行業也成了熱門的暴利行業,不少企業家投資建廠,嘗到甜頭后更是大肆擴建廠房,另一方面,隨著機械化時代的到來,家具生產的周期也越來越短,一邊是拼命的擴張,一邊是終端銷售市場的萎靡,這樣的結果導致家具市場供大于求,琳瑯滿目的產品讓消費者挑花了眼,自然就難有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某件家具產品或者某個家具品牌了。
差距二:質量為王與利益至上
網友圍在一起討論“國民床單”最多的問題就是它過硬的質量。不管對于哪個行業來說,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物質資源匱乏的30年前,純樸的企業家絕不會浪費財力物力人力去生產一件水貨,因此老百姓排著隊購買的每一件產品也絕對是一分錢一分貨,不摻半點虛假。
企業家的誠信當然就換來了消費者的忠誠,在那個老百姓口袋里的錢非常稀少的年代,這條床單還是走進了每家每戶。而在物質資源極其豐富的今天,企業家的欲望與功利之心也日益膨脹,家具產地造假門、材質紙質門、甲醛門、召回門等等,一件件觸目驚心的“質量門”事件讓消費者忘而卻步,不僅砸了企業的門牌,也毀了整個家具行業的名聲。
盡管,家具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消費者總得選一個品牌買回家,但是買回家后消費者憂心忡忡,不是擔心氣味就是擔心質量,或者擔心售后服務,你說,用著的時候都沒有多少愛,又怎能讓他們銘記30年呢?
當然,時代背景也是造就“國民床單”大受追捧的原因之一,計劃經濟時代產品單一,消費者沒有其他的選擇。可是,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時代,產品品種豐富,技術工藝更新升級速度飛快,企業的壓力也就更大。如果說計劃經濟時代的國民床單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那市場經濟時代的家具就是平民姑娘,沒有時代優勢的家具企業更加不能坐以待斃,更加需要生產出優質的產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在當前家具行業市場動蕩、消費疲軟的境況下,“國民床單”的走紅應該讓家具人醍醐灌頂,也許30年前沒有這樣一件家具能紅到今天,但是今天的一件家具指不定就紅到了30年后,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