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甌海區政府獲悉,截至6日2時,發生在溫州市甌海區郭溪街道,一家無證、“三合一”鋁鎖拋光粉塵加工家庭作坊的爆燃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5人重傷、9人輕傷。
這是自1997年以來,溫州發生的最大粉塵爆燃事故。浙江省已成立溫州“8·5”事故調查組,該事故被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國家安監總局”)列入掛牌督辦案件。
自2010年以來,全國粉塵爆炸事故時有發生,去年5月國家安監總局還發出通知,要求對粉塵可能引發的爆炸事故加以防范,然而此類事故并未杜絕。
5間廠房成廢墟
一位附近居民說,事故發生時,現場傳出三聲爆炸聲,之后5間兩層廠房瞬間轟然倒塌,并冒出火花與濃煙。
本報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5間廠房全部被炸為廢墟,只剩下部分滿是裂痕的承重墻;相鄰民房窗戶、玻璃嚴重受損。
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該企業主為姜姓安徽人,39歲,房屋出租方為兩位本地人。此次爆炸面積300平方米左右,涉及4間兩層無產權證民房,還有一間為違章建筑。13名死者中,以安徽人、貴州人和郭溪本地人為主,其中有5名婦女、2名小孩。
一位附近居民反映,該作坊在此已有1年時間,平時大多關起門來生產,周邊居民對作坊內情不甚了解。
一位受傷工人說,他今年來這里上班,是老鄉熟人介紹來的,爆炸時作坊共有14個工人。據醫護人員介紹,幾位重傷人員皮膚燒傷比較嚴重。
接到事故報告后,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孫華山率工作組連夜趕赴事故現場。
之前甌海區政府初步查明,這是一家拋光加工五金鎖具的無證、“三合一”家庭作坊。發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操作拋光時,拋光機迸出的火星引爆車間濃烈的粉塵而產生爆炸。
當地大量無證企業
“從現場爆炸威力看,該作坊鋁粉塵濃度,已接近爆炸極限。”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田一光教授說,可見爆炸前,該作坊粉塵積累時間長,排風設備不夠,也可能存在生產設備不符合要求,工人操作不當等因素。
田一光認為,粉塵加工企業對設備、設施,甚至工人穿著等有著嚴格標準。“8·5爆燃事故”中的加工作坊,在此生產已有一些時間,有關政府部門是否知情,檢查監督是否到位,有沒有做到盡職盡責、是否存在權錢交易等,都需要安監部門作進一步調查。
一位溫州沙發企業老板說,盡管這兩年溫州拆違力度很大,但在溫州城郊、縣市等違章建筑、民房里,依然存在大量的無證三合一加工企業,他們大多為大中小企業做加工配套,干的是苦活累活臟活,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用,很難承受各種稅費、設備設施投資等成本壓力。
昨天,針對“8·5爆燃事故”,甌海區相關各部門、各街道召開“安全生產工作”緊急會議。各街道均表示將迅速取締“三合一”企業、無證無照、違法建筑內企業、拋光粉塵加工行業、通天房里從事皮革或打火機等危險加工行業等五種類型企業。
一位甌海區領導在會議上表示,該區將全部取締無證無照的拋光粉塵加工企業,若再發生此類事件,領導就地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