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上游房地產業的截然巨變,著實讓眾多家居業老總“惶恐不安”!市場在哪里?主流消費群是誰?面對忽然增多的萬千商家和逐漸減少的傳統客群,家居老總們該怎么辦?消費者又該怎么辦?
如今,家居消費已經被“分層”。“剛需”正成為消費主力,“高端”客戶占據重要地位,“保障房”裝修在逐漸抬頭,“公寓”、“商鋪”、“寫字樓”以及“城郊家庭”等正成為市場補充。
“剛需”、“婚房”成為消費主力
房地產業“限購”一年多來,“剛需”層成為最大“買家”。特別是“婚房”、“自住”需求,幾乎占據市場多半“江山”。而下游家居業受其影響,消費也逐漸向“婚房”、“自住”、“改善型”需求靠攏。
在我市南郊一家居賣場,一位設計師告訴記者:“如今,家裝剛性需求正成為主力。一是,去年限購以來,商品房市場賣出的房子逐漸交房,陸續轉變成家居消費;二是,樓市期房賣成了現房、準現房,很多剛剛買房的人,也會很快轉變成家居消費。”
記者采訪也發現,自住裝修、婚房裝修的比重越來越大。一個是追求“性價比”,二是要求工期要“快一些”。但是,各大賣場門店除了降價促銷,幾乎“清一色”沒有針對這些特定消費群體的主題營銷。
“高端”消費變化小,趨向樂觀
不管市場怎么變化,高端市場永遠對“價格”因素不敏感。買房子如此,裝房子也是如此。在普通住宅銷量銳減的同時,高端住宅銷售“趨穩”。因此,在近一段時期,高端家居消費不會減少,可能還會增加。
高端裝修似乎不會在“價格”上過多苛求,消費依然豪爽。一位主攻高端的家裝公司老總表示:“在曲江、西咸、浐灞、秦嶺腳下,有很多個高品質住區,業主們買房子豪爽,裝修也豪爽;而在高新、經開等新市區,也有很多改善型業主,裝修也比較肯花錢。”
雖然整個家居市場受樓市“限購”影響,稍顯不景氣,但是,高端市場卻影響不大,甚至在“限購”政策下,裝修上舍得花錢,也肯花錢。因為限購讓很多家庭只能買一、兩套住宅,所以一定要把房子裝好,在裝修、裝飾上也非常講品質、講品牌。其中,“改善性”家居消費,一般支出在10多萬元到20、30萬元;高端家居消費,一般支出在70、80萬元到100多萬元,甚至更多。
“保障房”、“不限購”占據重要一席
“普通住宅裝修階段性減少,保障房、不限購、城郊裝修等反而會急速增加。”這是一位業內人士的預測,也是對當前家居消費的專業分析。
據記者了解,隨著“保障房”大量開工并入市,以及樓市“限購”將投資置業向“公寓、寫字樓、商鋪”等方向擠壓,“保障房”、“不限購”業主將成為家居消費重要一塊,再加上逐漸崛起的城郊家庭裝修、二手房裝修消費等,對整個家居消費是莫大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