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他是“拼命三郎”,是90一代的先進代表,是我們口中踏實肯干的“東哥”,他就是王東,2014年6月畢業于長安大學,同年進入中建五局裝飾幕墻有限公司西北經理部,歷任山西大同項目施工員、鄭大一附院項目生產經理、中牟狼城崗項目生產經理、韶山建國酒店項目客房區片區經理。2015年,王東榮獲公司優秀員工,2017年獲經理部優秀生產經理,公司優秀工程師。
這個新來的小伙子很能干
大同富力城,是王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項目,作為一名剛畢業不久的新員工,他的專業技能還不夠熟練,對裝飾裝修所需的各項材料也不夠了解,然而這并不能影響他干好項目的堅定意志。那段時間,從辦公室到工地,他身上無時無刻都揣著施工圖紙,遇到自己不懂的,他就會向項目上的前輩請教、向室內專業的同事請教、向勞務施工的班組請教,只要有施工和技術經驗的人,他都會去請教。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比項目上其他同事起得早、睡得晚。
大同位于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到了十月份就天寒地凍、寒風呼嘯,從工地到宿舍,每天要在寒風中至少穿梭3個來回,經常會被凍得鼻涕直流,但王東一上工地就一頭扎進現場各種繁忙的事務中,以至于常常忘記了吃飯的時間,大家都說他,不是在工作中,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就這樣,“能干”成了他的標簽,入職以來,王東腳踏實地,刻苦鉆研,一步步成長為青年員工中的榜樣。
丹心敬業的“能力擔當”
2015年3月王東調任鄭大一附院項目擔任片區生產經理,來到項目后管理協調5#樓現場,他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對5#樓的情況基本掌握,同時對現場的施工工藝、施工進度、人員配備情況、工作面管理情況都有了明確的掌握,為之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工作中,單單有能力是不夠的,更要有對事情的細致,對企業的忠誠,而東哥,用行動踐行了什么叫做丹心敬業!為了迎接3月23日鄭大一附院院方領導的蒞臨檢查,項目部決定在5#樓樣板層貼上房間的標識牌及做法明細標識。由于樣板層房間比較多,制作量自然也就比較大了,3月21日,吃完晚飯就開始在電腦前工作,一直工作到3月22日凌晨2點鐘。凌晨1點鐘的時候,項目總工說先休息,到早上再接著做完就行了。東哥則堅持說一定要做完了再休息,這樣才能及時將制作好的樣式圖發給標識牌廠家加工,最終在東哥的努力下,檢查取得了圓滿成功。
一直以來,東哥保持著認真,謙遜,一絲不茍,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履約生產中,作為西北區域最年輕的生產經理,他也在飛快的進步著!
自帶“心靈導師”光環的拼命三郎
2016年初王東調任中牟狼城崗項目擔任生產經理,項目位于狼城崗鎮新鎮區東南部,總建筑面積37.26萬m2,包括50棟十一層的住宅樓,是國家重點關注的“三山一灘”遷建工程,體量龐大,條件艱苦,任務艱巨,可以說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剛到項目的時候,還沒有開工,現場有五十棟十一層高的住宅樓,后續工作量將十分巨大。為了保證之后我方進場施工的時間與進度,東哥積極對接總包單位,辦理驗收移交作業面。當時現場施工員只有三人,東哥就帶著大伙一起放裝飾一米線和20控制線。在大家“掃樓”的過程中,一棟樓十一層兩個單元沒有電梯,需要我們攜帶著儀器東單元上,西單元下。碰到這樣的情況,東哥二話沒說,以身作則,親自上場,他要求自己一天三棟樓,沒跑完絕不下班。東哥的敢拼敢干感染了大家,經過項目全員的奮力拼搏,不到五天的時間,工作面全部準備妥當,前期實測實量工作全部完成。
2017年7月份,項目進入了搶工階段,這時也加入了很多新面孔,當時項目團隊20人,平均年齡不足26歲,其中12人是工作1-2年的青年員工。這樣一支年輕的隊伍,雖有干勁,有沖勁,可是大部分人工作經驗比較欠缺,對現場管理的把控還不夠。在這個時候,東哥站了出來,一手抓生產,一手抓質量,心里還掛念著要將新人盡快培養出來。
東哥不僅向新員工傳授知識,更是大家的心靈導師,專業能力上,東哥不定期的向新員工進行技術交底,還給每人分享了制作各分項的施工工藝課件。吃罷晚飯,東哥會組織新員工輪流上臺演講,大家結合自身工作感受進行分享,內容涵蓋質量、安全、技術等多個方面,東哥也會結合項目特點做補充,這樣學到的知識既踏實,又靈活,無形中也加快了新員工的成長成才。平時的生活中,東哥就像大哥哥一樣,在大家迷茫倦怠的時候,加油鼓勁,“要艱苦奮斗,夢想是拼出來的”,東哥的言傳身教,讓項目上的同事們受益匪淺。
一步一腳印,一種一收獲,今年11月,王東被調往韶山建國酒店項目擔任客房區片區經理,接到命令后,他馬上動身前往。面對工期節點壓力以及現場工序復雜的情況,東哥積極聯絡各方資源,在短時間內熟悉現場、消化圖紙,3天內接管2個施工標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有效協調內外關系,順利推進工程進度。
無論走到哪里,他依然帶著自己“敢拼敢干,能打硬仗”的標簽,連續兩周獲評項目部周“先進之星”,他的堅毅與執著持續鼓舞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斷向上,勇當先鋒!(通訊員 王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