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米蘭設計周nendo新作
一個可以放置物品的桌子,一個可以成裝一些東西的容器。桌子的一部分似乎丟失了以前的構造,融化變成了下面的容器。這些神秘的家具實現了在頂部和內部同時容納物品的組合形態。發表時間:[2017-03-30]

bureau A打造多功能泡沫家具
該套系列作品被視為不間斷的流動語言。該工作室解釋道:“這里沒有任何約束,美國西海岸正在與瑞士建立起聯系,一切都是那么柔軟自然、受人歡迎,同時又不拘小節。”發表時間:[2017-03-23]

新式折疊座椅 輕輕一拉收放自如
ollie 座椅便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這把獨特的座椅由鉸接式的鋁制主體和木質板條兩部分組成,其折疊與打開過程十分順暢,任何人看到都會為之驚嘆。在繩索拉力的作用下,這款座椅能夠輕松折疊,適用于家庭、商務、室內及室外等多個不同場所。發表時間:[2017-03-20]

具有幾何趣味的創意家具
來自烏克蘭的設計師Dmitry Kozinenko創作的家具非常具有幾何趣味,簡約的背后是設計師對點線面的巧妙運用。每款家具都被賦予了特定的個性,例如“Sunny”系列的家具都有著二維的影子?!癐n the fog”系列的家具仿佛一部分正在消失在霧中……發表時間:[2017-03-16]



似懸浮光環般的創意臺燈HALO
對于這款產品,de coster與genard設計的一大特點是將大多數燈飾隱藏的部分暴露出來。玻璃主體部分清楚地展現了位于臺燈中心的圓形日光燈——不禁讓人聯想到在圣人圖以及投射出光芒的月亮與太陽圍繞在其周圍的光環。因此,最終的效果,當燈光亮起后給人以一種漂浮的感覺。發表時間:[2017-03-03]
-
朱時均
《中華建筑報》副總編輯 中國建筑裝飾百強評價辦公室主任
-
劉志勇
湖南省室內設計師協會秘書長
-
韓加興
北京弘高建筑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華東中心副總暨蘇州設計院院長,新加坡鈞石設計營造集團(蘇州)有限公司合伙人
-
張明杰,我對世界的抵抗
張明杰像是一座鐘表,每日嚴絲合縫地按著既定軌跡前行;但其內心又極其渴求突破。
- 項天斌:屌絲設計師的逆襲之路
- 羅勁:建筑應該像從土壤里長出來的一樣
- 曾秋榮:設計如人,人如設計
- 李益中,我的“策略觀”
- 連自成: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 王黑龍,不尖叫
- 喬漢華:用心耕耘設計這口田
- “玩家”何樾 :旅行、跨界
- 胡子然:專注餐飲,只做品牌的領航者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