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深圳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由光明區政府投資建設,深圳華僑城文體產業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項目總投資約18億元,總用地37871.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0000平方米,包含演藝中心、美術館、圖書館和城市規劃展館四大功能分區。該項目歷經三年多建設,于2020年12月完成交付使用,為市民提供舒適便捷的一站式文化休閑服務。光明文化藝術中心集文化、演藝、展覽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是光明科學城的重要公共配套設施和文化地標,將成為深圳北部城市文化會客廳和市民藝術休閑聚集地。廣田幕墻團隊在此項目中承擔幕墻及金屬屋面系統的設計和施工工程。
近日,深圳光明區住建局聯合區水務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對光明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進行竣工聯合驗收。參與驗收的相關領導、專家對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的工程質量給予充分肯定,并宣布本次竣工聯合驗收通過。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是光明區地標式大型文化藝術綜合體,吸收了嶺南民居的疊院設計風格,采用回字形布局,圍合成一個山水庭院,使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融相生,水面之上的拱形入口,隱喻文化的橋梁,塑造出注視光明未來的人文之眼。
該項目的幕墻系統多樣,包含了單元式、框架式幕墻系統及玻璃肋結構幕墻系統,加上工期緊張等原因,給施工設計帶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由于項目結構形式復雜、無標準層;單層面積大、層高較高、跨度大;歌劇院部分高差及夾層較多,放線定位難度高;幕墻外立面異形、曲面多等多種復雜因素,需要BIM技術、深化設計和現場施工緊密結合,協調作業。
BIM技術的應用
“光明之眼”為本工程的重點、難點部位,項目部采用樣板引路做法。對現場鋼結構進行三維掃描生成點云模型,再對點云模型逆向建模,生成相關結構模型,再在此結構模型上做出鋁板模型及龍骨模型。
雙曲面玻璃幕墻做法
“光明之眼”在幕墻節點設計上也體現了它的特殊性及復雜性。通過三維模擬,不斷深化設計,最后該節點設計為活動鉸可調節鋁合金副框形式,實現無限角度轉動功能,達到外觀曲面造型效果要求,解決了設計施工難點,滿足了建筑造型的要求。
單曲面做法
“光明之眼”背部區域為階梯式單曲玻璃幕墻系統,相鄰玻璃板塊之間階梯式退位。優化設計后,采用錯位搭接的連接方式,來實現此區域造型需要。利用BIM三維建模模擬實施,分析得出準確的玻璃曲面夾角角度及結構參數數據,指導施工圖設計、加工制作及施工安裝。
為了確保項目工期及工程質量,廣田項目團隊加班加點高效完成各項計劃,充分運用公司設備及配套技術等資源優勢,科技先導,創新工藝,為本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公司始終堅持以質量獲得認可,以誠信得到信任,以效益贏得合作。未來,廣田集團也將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繼續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總基調,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