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位于永定河北岸,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禮賢鎮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北距天安門46公里,西距京九鐵路4.3公里,南距永定河北岸大堤約1公里,距首都機場68.4公里。航站樓體為混凝土結構,南北長996米,東西方向寬1144米,由中央大廳、中央南和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五個指廊組成,中央大廳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其他區域地下一層,地上二~三層。地下一層為行李傳送通道、機電管廊系統和預留的APM捷運通道,地下二層為高速鐵路通道、地鐵及輕軌通道的咽喉區域。航站區總用地面積約27.9公頃,南北長1753.4米,東西約寬1591米,總建筑面積約103萬平方米(含地下),其中航站樓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綜合換乘中心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
我司本次負責北京新機場旅客航站樓及綜合換乘中心精裝修工程十二標段西北指廊,施工面積:1.3萬平方米,投資金額:6600萬,精裝修系統的組成包含:1.屋面大吊頂系統2.層間吊頂系統3.墻面系統4.地面系統5.板邊欄板隔斷系統6.浮島系統其他專項系統:包括值機島、公共衛生間、獨立機電單元、獨立電梯、扶梯和公共樓梯、鋼連橋,隸屬國家重點工程。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地面是建筑室內裝修的重要部分,其設計概念為“繁花似錦”。花崗石板作為主要的地面材料,石材劃分基于地面網格。除B1層交通換乘大廳以外,其余樓層石材地面主材大面為淺灰色,規格為900×900mm(或依據不同區域網格),通過錯縫的鋪裝方式,使“落花”分布更加生動自然。局部地面網格中增加中灰色和深灰色石材條塊,彼此交錯鋪貼,形成“繁花似錦”的整體意向。北京新機場航站樓屋頂是建筑外觀的重要部分,其內部為連續流暢的不規則雙曲面吊頂,綜合表現了建筑師對于空間、結構和自然采光的構想。大吊頂通過8處C形柱及12處落地柱下卷,與地面相接,形成如意祥云的整體意向。吊頂設計與航站樓屋面整體定位網格相符,形成建筑、結構、裝飾一體化設計。樓面基層主要是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或壓型鋼板疊合混凝土樓板(鋼承板)。樓面做法厚度主要為200mm,連橋等區域做法厚度減薄。
地面伸縮縫:1.混凝土墊層伸縮縫:公共區所有樓層地面,干拌輕集料混凝土墊層中伸縮縫間距均為5.4m×5.4m;2.面層伸縮縫:公共區中地面花崗巖石材鋪裝伸縮縫間距10.8m×10.8m.和地面鋪裝網格形成模數關系。主屋面吊頂以C型柱為中心,沿主體鋼結構方向留出主要劃分縫,板縫寬度為50mm-500mm,從C型柱側面至頂面進行連續變化。吊頂被主要劃分縫分為條狀的板帶,板帶內部再劃分為約500×3000左右的條形板塊,主要板塊兩長邊平等,板帶內板塊間為密拼設計。采光頂吊頂包覆采光頂三角桁架結構,剖面與屋面形成三角形。板塊豎向通長,橫向寬度1500毫米。吊頂邊緣不規則部位采用三角形或梯形面板。利用計算機參數化手段,可對每塊板材曲率進行分析,以a(矢高)/ I(板長)=1/200作為控制邊界,兩個方向曲a/ I ≦1/200時,以平板擬合曲面;單方向曲率a/ I 大于1/200時,以單曲板似合曲面;兩個方向曲率a/ I 大于1/200時,以雙曲板擬合曲面。
屋面網架結構吊頂施工主要難點:空間造型較為復雜,空中三維定位精度要求高,現場安裝難度大,高空作業多,鋼網架屋蓋跨度大,施工安裝變形控制難度大。
大吊頂(大曲率、小曲率、采光頂),采用 15mm 厚蜂窩鋁板,施工面積大、結構復雜,吊頂上方網架離地面距離最高處超過 20米,施工難度大,安全要求高。
本工程精裝修專業分包單位多,我標段屋面大吊頂與核心區的與 1 標、4 標交接多;施工過程當中各施工單位之間需要密切配合,因此施工協調難度大。本項目高度高、面積廣、用料多、龍骨、面板等重量大,施工過程中有大量材料需要運輸,如何確保材料運輸的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個難點。系統復雜性,幾何定位以三維方式為主、二維方式為輔,三維模型作為深化設計、加工、施工的依據,平面圖紙只作為施工定位的參考。對于復雜和關鍵的部位,需要以三維的方式進行加工和施工定位。
鼓勵自己,我們充滿斗志,迎接新的挑戰;相信自己,我們會看到陽光,收獲希望;挑戰自己,將為公司締造新的輝煌,拼搏是一種力量,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而麗貝亞所擁有的不單單只是這些,還有更優秀的團隊,我們始終以匠心的精神去創造優異的篇章,為長遠的發展鋪墊穩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