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以“傳承雕藝文化,引領創意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雕博會”)在“中國石雕之都”的福建惠安縣城南展覽中心隆重開幕。本屆“雕博會”為期3天,持續到11日閉幕。
2006年,惠安石雕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惠安石雕”被國家工商總局核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惠安已形成集雕藝設計研發、加工安裝、銷售服務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惠安雕藝產業還具有“兩頭在外”的特點,原材料全部來自世界各地,產品幾乎銷往世界各地。
首屆“雕博會”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省文化發展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經貿委、省外經貿廳、省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省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惠安縣人民政府、惠安石雕石材同業公會、雕刻藝術研究會等共同承辦。展會設置國際標準展位700個,吸引了國內外90多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參展。
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市領導黃少萍、陳海基、楊俊峰、朱淑芳、陳慶宗、陳榮洲、吳共湖,市政府秘書長呂煒民,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副會長劉曉一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石材業商會、中國殯葬協會、中國石材協會、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等相關行業協會和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等,與來自國內外的上千名客商共襄盛舉。
市長黃少萍在開幕式上致辭。她指出,泉州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聞名中外的品牌之都、民辦特區。近年來,泉州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致力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高度重視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積極培育壯大文化產業。特別是惠安雕藝傳承千年,技術精湛,形成了150多億元產值產業,并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產品遠銷38個國家和地區,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品種最齊全、加工能力最強的石雕工藝品生產加工與出口基地。此次“雕博會”的舉辦,為海內外雕藝產業界搭建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架設了一座文化與經濟融合的橋梁。希望惠安抓住機遇,進一步打響惠安雕藝品牌,做大做強雕藝產業,努力打造“世界雕藝之鄉”,希望各位海內外客商在“雕博會”上收獲商機、收獲財富、收獲快樂。
“今年10月,中國當選為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主席國,這對中國工藝美術產業走出國門,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惠安的這次活動是我們將中國工藝美術品牌推向世界的一次嘗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秘書長王山在致辭中表示,協會將繼續支持惠安石雕產業發展,推動惠安石雕產業走向世界,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石雕之鄉”。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首屆中國石雕藝術大師、首屆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頒證儀式和首屆福建省“豪翔杯”工藝品雕刻(石雕)職業技能競賽頒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