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北京經營性用地零成交
[ “2012年新開年土地市場就頻繁出現零成交的狀況,一方面代表著今年的土地供應節奏受控程度均高于以往,另一方面,開發商整體拿地意愿低且拿地能力也不如以往。” ]
以往一有土地拍賣便異常熱鬧的北京市國土局二樓拍賣大廳,最近一段時間卻只有工作人員來回走動。
截至5月18日,北京土地市場已經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沒有任何土地成交。
史無前例的冷清氣氛不斷蔓延。
極度冷清
根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官方信息,在目前的經營性用地市場中,僅有7幅地塊處于可出讓的狀態,除門頭溝區龍泉鎮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為新近掛出之外,其余6幅地塊均為2012年之前就已經掛牌,截至目前約有半年無人報價。
按照這6塊地的掛牌起始價計算,合計最低的土地出讓金達到了66.2億。其中三塊位于房山區域的地塊,以掛牌起始價折合樓面價僅為4000元/平方米左右,最低者達到3641元/平方米,相比之前同區域出讓地塊的樓面價已經明顯下調,但仍然無法吸引開發商的目光。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從2012年1月至今,北京出讓的經營性用地土地出讓金合計為120.2億,同比去年同期228.5億,減少的幅度多達47.4%。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則顯示,2012年前4月平均樓面價為2951元/平方米,而2011年同期為3654元/平方米,同比下調幅度也接近兩成。
開發商拿地意愿跌入低谷不僅反映在北京的土地市場。
根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監測,2012年前4個月,十大標桿房企的權益購地總金額為18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3%。從購地和銷售的對比情況來看,今年前4個月十大標桿房企權益購地金額與銷售金額的比值僅為12%,這一水平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位。
在銷售不暢的市場大背景下,開發商在土地拓展方面越發謹慎,以至于富力、華潤、金地和綠城四家房企已經連續4個月都沒有增加新的土地儲備。
趨勢延續
根據北京市掛牌出讓土地的相關規定,已經掛出的6塊土地自收到第一份有效競買報價單當日起,至延后的第11個工作日15:00為掛牌競價時間,屆時方可確定最終歸屬。而最新掛出的門頭溝地塊將于6月4日才開始接受報價。
基于此,一個可以預見的事實是,整個5月,北京土地市場將可能出現經營性用地零成交的情況。
根據鏈家地產市場部統計,包括商業、住宅用地在內的經營性用地月度零成交,在近幾年的北京土地市場較為鮮見。“在今年2月曾出現過商服用地零成交、3月居住用地零成交,5月經營性用地零成交則顯示出土地市場冷清趨勢的不斷深化。”據介紹,半年內3個月出現零成交狀況,歷史上僅在2005年下半年出現過。
“2012年新開年土地市場就頻繁出現零成交的狀況,一方面代表著今年的土地供應節奏受控程度均高于以往,另一方面,開發商整體拿地意愿低且拿地能力也不如以往。”陳雪分析表示。
根據北京市國土局此前公布的2012年供地計劃,或許是受到開發商拿地意愿降低的影響,全年計劃及其中的住宅類地塊供應都有所減少,但卻不乏東城、海淀、朝陽等城區商服及住宅用地的供應。
“一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面有所緩解。”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在已經公布的2012年北京土地供應計劃中,可能出現兩個極端,即部分熱點區域的地塊受到市場熱捧,而其他地塊則因為調控的深入繼續降溫。
張大偉預計,今年北京土地市場的冷清局面恐將難以扭轉,“預計今年土地市場交易額很難達到900億的規模,溢價率、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都將降低到最近數年的最低。”
陳雪也認為,當前北京乃至全國的土地市場都基本進入了低價時代,北京全年土地出讓金額將比2011年大幅縮減,2012年將成為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