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8年1月27日,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睡夢中去世了,終年91歲。所謂“蓋棺論定”,即便我們從來不知道宜家的創始人是誰,從來沒見過甚至沒在媒體上見過這個老人,但是我們從宜家的方方面面還是隱約能看到這位創始人的影子。
宜家的名字與創始人英格瓦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IKEA這四個字母分別來自他的姓名Ingvar Kamprad,他擁有的農場Elmtaryd,以及他位于瑞典南部的家鄉Agunnaryd。英格瓦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而北歐文化對后來宜家的經營理念也有莫大的影響。英格瓦和他的商業帝國以一種不同于中國人理解范疇的經營方式存在,一直讓中國人看不透--東西為什么這么便宜?為什么不大肆擴張?為什么不上市?為什么不大力發展電商?這些在中國商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經營模式卻也正是這位偉大創始人的偉大所在。
一、為什么宜家東西這么便宜?
每個人都理應擁有一個叫做“家”的歸宿。
--英格瓦·坎普拉德
英格瓦·坎普拉德身家約587億美元,被稱為世界上最有錢的“木匠”。但是這位富豪卻以吝嗇聞名,據說他常年開一輛二手沃爾沃旅行車,只坐經濟艙,住經濟型酒店,吃便宜的飯,買便宜貨。他把這些特質描繪成宜家成功的基礎。他聲稱,自己為了省錢只有到發展中國家時才會理發。雖然這句話在我們聽起來像是炫富!
根據宜家前高管出版的《宜家真相》一書,英格瓦最喜歡就餐的地方是自家的宜家餐廳,因為“價錢夠公道”。他在下館子吃飯時也順便會把胡椒、鹽和餐巾紙帶走。另外在宜家公司里,英格瓦會非常嚴格地要求員工離開辦公室前記住關燈,并且紙張要兩面用完。
英格瓦在一部2016年的紀錄片中說道,“節約是Smaland人們骨子里習慣。”Smaland是他的出生地,位于瑞典南方的農業區。他堅信:要成為一個出色的生意人,首先必須用最簡捷也最廉價的辦法把商品送到顧客手里。而他也把這種理念一直貫徹于他的商業帝國。
簡潔時尚北歐風
宜家的產品給我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物美價廉”,簡潔明快的設計、低廉的價格讓第一次逛宜家的人會瞬間喜歡上這些家具和家居用品。尤其是一些手頭比較緊張而又想提高生活品質的年輕人。我本人購買的宜家第一件商品就是宜家的邊桌。低廉的價格和時尚的樣式,讓我毫不猶豫收入囊中。
39元的宜家邊桌
39塊錢買這樣一張桌子,難道誰還會猶豫嗎?而且扁平化的包裝讓運輸非常方便,組裝也很簡單。每次逛宜家,總會不自覺的買很多東西,那些帶有設計感的商品讓你第一眼喜歡,看了價格更喜歡。雖然有人吐槽宜家產品的耐用性堪憂,但對于手頭拮據的年輕人尤其是租房的年輕人來說,好看又便宜就夠了。而且據本人經驗,宜家的很多小家居產品,如:鍋、碗、瓢、盆等質量也非常的好,價格也非常nice。甚至比某寶上的東西還要便宜些。(PS:此處乃作者本人體驗絕非廣告)
二、為什么宜家不大肆擴張
讓大多數普通人過上美好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
--英格瓦·坎普拉德
關于宜家的擴張問題一直是圍繞在作者心中的巨大疑惑,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宜家至今在北京只有兩家店,在全國也只有不到20家,這對于追求“短平快”的中國企業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按照中國企業界的邏輯思路,有名氣、有市場就要快速擴張,恨不得一兩年之內就占領全部國內市場,一年開出幾百家店。宜家這種“龜速”的發展模式實在讓很多人士費解。在眾說紛紜中,我總結了下大概有這么幾種說法:
1.宜家傾向于自己拿地修建,沒有采取租賃而進行擴張,限制了擴張速度。
2.宜家開店不是百貨超市,是超2萬平米的賣場,人員/物流必須能跟上,何況每個城市還要跟當地政府打交道。
3.宜家是歐洲企業,企業文化不同。也許對瑞典人來說,維護國人對品牌一貫的印象,比短期內大肆擴張更重要。
4.多接觸更大市場增加邊際利潤率更加重要。
5.宜家沒有上市,可以自由定制發展戰略。不必為了迎合股東和市場盲目擴張。
三、宜家這么有錢為什么不上市
所有人都處于同一階層,沒有所謂的“高級人類”和“低級人類”。
——英格瓦·坎普拉德
可以說,宜家之所以成為今天的宜家,受到了英格瓦自身性格和思維的強烈影響,宜家就是英格瓦個人的放大。多年來,無論是宜家盈利的具體細節,還是宜家集團的所有權及運營管理,一直處于秘而不宣的狀態中,外人根本無從得知具體情形。英格瓦步步為營地建造起復雜又精妙的宜家王國,不動聲色地為家族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圍墻,不僅將財富匯聚在家族內,也將整個控制權掌控在家族人員手中,不允許外人涉足。
1970年后,英格瓦開始接受節約簡樸的管理哲學,在生活中也遵行低調、簡單的行事原則。沒有人知道那時的他經歷了什么,但“簡單即是美德”的理念從此成為了宜家最主要的核心價值。再加上英格瓦高標準的創業目標和嚴格的自我要求,組成了宜家文化的起源。
在宜家企業文化當中,企業責任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宜家基金會目前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大的捐助者。在宜家的商店中,也陳列了許多利用環保材質制作的商品。宜家的企業文化可以歸結為簡單的詞語:對生活的熱情,持續創新的意愿,無時不刻的成本意識,謙遜低調的生活作風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一系列的文化建設將宜家打造成了“負面新聞”不粘鍋,縱使宜家也數次出現過因質量問題召回的事件,但不足以破壞消費者對于這家全球最大家具商店的信賴,宜家的銷售額也蒸蒸日上。
從創立至今,宜家已有7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路障,不僅沒有衰落,反而越挫越勇。英格瓦的低調讓人們幾乎忘記這位全球最有錢的老先生,他的三個兒子也學到了父親這套處事原則,生活低調簡樸,并未像其他紈绔子弟那樣,成天活躍在媒體眼前。英格瓦曾經說過:“宜家永遠都不會上市。”上市帶來的透明化必然會阻礙復雜的“宜家體系”的運作,但除此之外,也因為他強烈地拒絕一切投機行為,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主營業務上。英格瓦認為上市會讓股東只注重短期利益,并且上市以后每年需要撥付大約30%的獲利給股東,若不上市這些錢就能成為公司的儲備金,進行發展。
這些讓我們想到了中國的“老干媽”辣椒醬,“老干媽”也是中國乃是世界家喻戶曉的品牌,但是也號稱永遠不上市。還有華為,這些企業身上都有很深的創始人個人人格色彩。其實我真挺喜歡這些人這種精雕細琢的勁頭,慢工出細活,這才是打造百年企業應有的態度。值得當前浮躁的中國企業家們學習。那些還沒搞明白自己是在做什么就急于上市圈錢的企業,真應該多學學他們。
四、為什么不大力發展電商
運輸多余的空氣是傻的
讓消費者為多余的包裝付費是傻的
無法將家具當日送到家是傻的
--英格瓦·坎普拉德
當前,作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網購”恨不得打通所有商業渠道,中國幾乎所有的小商品都可以在淘寶上買到。自從天貓雙十一火爆之后,家居建材的網上銷售也日漸火爆。全有家居、顧家家居等品牌的網上旗艦店雙十一期間的網上銷售量過億,這也讓我們看到了網購家居的廣闊市場空間。但是我覺得最適合網購的宜家家居卻沒有在列。雖然在上海等一些城市試點網上銷售,但網站的用戶體驗和實際使用效果確實難成規模。很多人把宜家不發展電商的原因歸結于物流,但是從其他國內家居企業的電商發展來看,物流并不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我覺得最大的原因還在于企業自身的發展訴求和企業文化使然。
據說,英格瓦比較排斥電商,而他一直以來的理念就是宜家打造的是一個“家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你只能靠逛宜家才能感覺出來,宜家家居各種巧妙的搭配會帶給人不一樣的購物體驗。而且他覺得電商可能會影響實體店的客流量,沒法做“場景營銷”。但是他可能想不到的是,中國不是歐洲國家,中國地域之大,宜家的店面之少,讓很多小城市想買宜家的人只能找淘寶代購。并不是每個想買宜家產品的人都可以便利的找到宜家商場,所以網購會在中國發展如此之迅猛,可能也是國情使然。
不知道英格瓦逝世之后的宜家將會不會在經營方面發生重大的變革,總之,作為一個宜家產品的積極擁護者,我們只希望宜家的店越開越多或者可以讓我們更方便的網購。他所一直倡導的“讓大多數普通人過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當前中國社會“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需求正好貼合。相信一直在創造美好事物的宜家在中國的發展道路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