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片被世界各地的設計天才們視為實現夢想的熱土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地標建筑不僅是一座城市向世界宣告成功的鮮明旗幟,更是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地區展現獨特文化的窗口。
——SOM設計事務所
蘇軾筆下曾寫道:“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如果說,西湖是杭州秀麗、雅致的一面,那么浩浩蕩蕩的錢塘江,便是杭州奔涌、熱烈的一面。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再到“擁江發展”戰略,杭州城市格局一路高歌向前,錢塘江已成為今日杭州城市發展的核心軸帶,歷史又站在了新的時代坐標上。
走進年輕現代的杭州錢江世紀新城,一座線條優美、光澤耀眼的超高層建筑吸引著無數的目光,它便是錢江世紀城標志性建筑之一——望朝中心。
這是一座自帶諸多“光環”的建筑:世界頂級設計事務所SOM操刀打造;極具美感的流線型現代工業設計,曾被媒體評為“最值得期待的中國在建超高層建筑之一”,可謂當之無愧的杭州建筑頂流。
望朝中心建筑高度288米,地下4層、地上57層,層高4.2米。造型起源于火焰直聳入天,流線型的曲面卻取自江南水鄉之意,設計師將兩種看似矛盾的元素巧妙融合,形成了極具視覺張力的動態輪廓,如同站立的水波紋,博物館級的藝術質感,令人印象深刻。
亞廈幕墻承建望朝中心主樓及裙樓幕墻工程,施工面積約6.5萬㎡。基于水波紋的建筑造型,望朝中心幕墻會出現扭轉傾斜狀態,最大內傾角度達到10°,最大外傾角度達7°,從平面方向上看,每層平面均不一樣,平面交角部位弧度較大,對于施工是個不小的挑戰。
望朝中心主要的幕墻類型為玻璃幕墻、鋁板幕墻、雨棚、鋁合金格柵及鋁合金百葉。
主樓每層包含96塊單元式玻璃幕墻,16塊單元式鋁板幕墻。單元立柱為外傾和內倒形式,從外傾82.94°到內倒99.94°,插接橫梁和中橫梁總計使用了6套型材來適應建筑傾斜造型。
坐地式單元體不僅可以滿足流暢曲面的外觀視覺需求,同時保障了優良的結構安全性能。
每層大型落地玻璃幕墻通透美觀,提供了絕佳視野。從窗外俯瞰新興的錢江世紀城,對于未來的諸多想象似乎與這座城市蓬勃的生命力產生了奇妙的共振。
望朝中心曲線為鋁板幕墻,裙樓為雙曲鋁板。立柱、橫梁拉彎,在工廠進行預拼裝,鋁板無折邊,加工時鋁扳加強筋與鋁板靠種釘和打結構膠連接,有效減少了鋁板的焊接變形,使得建筑立面幕墻安裝更加自然,渾然一體。
基于項目的特殊性及復雜性,亞廈幕墻采用專業的GH數字化平臺支撐項目BIM全生命周期。項目部首先對建筑進行形體校核,確定模型高度及平面控制幾何尺寸準確。
利用BIM技術,由樓層、位置的控制點形成控制線框及控制面,從而進行項目的整體參數化控制,根據項目的幕墻邏輯進行程序驅動,對不同的模型板塊進行細分及參數化編號,不僅提高了設計效率并方便后續幕墻板塊參數化調整,對精準控制模型中的板塊的空間關系和特殊位也起到支撐作用,為施工安裝、工藝圖等提供了必要的基準條件。
在生產時,提取加工數據對接工廠進行數控加工。基于模型控制并構建細部構件,從模型中直接生成工藝圖文件,面向設備,無差別生產,保證單元板塊加工的標準化。
安裝過程中,項目部基于模型,對關鍵控制點進行檢驗,彎弧較大部位, 通過三維驗證其雙曲面和兩邊單曲面相互插接安裝情況,確保定位準確。
“杭州正在突破傳統的城市核心繼續向外擴張
而望朝中心將成為一個重要節點。”
——SOM高級設計師 Daniel Cashen
在市心北路與盈豐路交叉口,望朝中心與博地中心、杭州之門、奧體萬科中心等建筑群不斷刷新錢塘江畔最高天際線,充滿美學與設計感的外觀更代表著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城市門面,折射杭州的城市發展脈絡。
朝陽初升,夕陽西下,琥珀色的玻璃幕墻倒映著寧靜悠然的藍天白云,是為千年古城杭州擁抱發展新紀元的見證。
杭州望朝中心,是對杭州城市精髓的精準捕捉。遠遠望去,整座建筑猶如一座獨特的燈塔,將文化印記與精神內涵融于其中,締造著杭州“擁江時代”的全新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