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新華社
中華典藏,傳世工程。7月23日,中國國家版本館舉行落成典禮,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其中廣州分館(文沁閣)幕墻工程建設由博大負責承建,合同造價為1億元。
廣州國家版本館坐落于廣州市從化區美麗的鳳凰山麓、流溪河畔,占地面積24.6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43萬平方米。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廣州國家版本館由何鏡堂院士領銜設計。建筑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從禮樂格局、大國氣象、嶺南風物、地域氣候等角度對嶺南傳統建筑工法進行現代化轉譯。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一角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一角
流溪河水縈繞的前廣場,五嶺造型的館名石,書卷理念的文沁橋,“植根中華”的格木古樹,厚重雄偉的“文明基石”,以及大量書法、繪畫、木雕、銅藝等當代大家名家藝術作品,聯袂展示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鮮明的嶺南特色和強烈的時代氣息,共同打造南粵大地的中華文化殿堂。
廣州國家版本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為保護項目原址中200多年的二級格木古樹,對建筑空間布局進行了優化調整,并組建由省林科院專家牽頭的專家工作組,對古樹生長狀況進行實時保護、管養,讓古樹與建筑相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