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紅軍夜渡于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長征組歌》第二首《突破封鎖線》的紅色旋律不時在于都河畔響起。1934年中央紅軍8.6萬余人在于都集結,夜渡于都河,踏上了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
對于素有濃郁的紅色情懷和傳播紅色文化的使命和擔當深裝總人來說,“紅軍夜渡于都河”將不再僅僅是一句歌詞。深裝總中標的于都縣《夜渡于都河》劇院和長征文化科技體驗館項目工程EPC總承包項目(下稱《夜渡》項目),率先近距離地深度體驗當時紅軍集結和長征出發的場景,用自己的雙手還原于都河畔當年一幕深情的告別。
為還原歷史,讓廣大人民感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弘揚長征精神,汲取前行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提供一個生動形象的課堂,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委縣政府決定整合社會資源以紅色文化旅游演藝作品《夜渡于都河》為核心,依托于都的長征品牌和歷史人文,打造一個具有國家氣質、紅色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
效果圖
《夜渡》項目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章貢鎮。贛州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本項目對于紅軍長征的集結地、出發地的一份敬仰和虔誠來到于都河畔。除《夜渡于都河》劇院外,項目還配套了以現代科技和互動體驗融合的長征科技體驗館,以及涵蓋文創、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功能配套區。項目分為游客中心、科技館、演繹劇場三大部分,其中重點區域的演繹劇場分為四層,其功能分區以前廳區、辦公區、貴賓室、走廊區、化妝區、劇院廳等,均圍繞“紅飄帶”命題元素提升室內品質。融入智能現代化獨特設計,在把具象的飄帶形體抽象化,概念化,光的參與,影的投射,讓空間靈動起來,感受不同時間光影變化。室內整體設計在滿足交通服務流線的基礎上,盡量少修飾,充分體現建筑美感。
效果圖
這是深裝總一個月內第二次長征路上、《長征組歌》的歌唱地中標工程。“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本月初,深裝總在《長征組歌》第四首《四渡赤水出奇兵》故地,成功中標了貴州省赤水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綜合樓及管理用房室內裝飾裝修項目。
除此之外,今年深裝總還向在紅軍長征途中關系紅軍命運、中國革命前途的“黎平會議”召開地黎平縣捐贈了他們的第四所希望小學。多年來深裝總一直將為中國革命做出特殊貢獻的革命老區黎平作為精準脫貧、教育扶貧的援建單位重點進行扶持。黎平——赤水——于都,也成為深裝總人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紅色三部曲。
深裝總始終緊跟國家戰略導向,深耕江西建筑市場,先后在江西省承建了各地標性經典項目。特別在是在設計施工一體化的EPC項目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在九江八里湖賓館、光大銀行南昌分行大樓、萍鄉金融中心、瑞金市文化藝術中心等,都為深裝總在發展江西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龍華文體中心
鳳陽縣文化館
南通美術館
江蘇大劇院
深裝總人深知承接《夜渡》項目不僅別具歷史意義,更是肩負著新時代企業的使命。決心以科學籌劃、嚴密組織,一流的團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目標,將該項目打造成于都旅游產業高地,呈現出一部新時代強國的紅色文旅史詩,為紅色文化的傳承提供一個完美的平臺。同時,也通過這一集設計施工一體化紅色旅游項目為江西省發展全域旅游、建設紅色旅游強省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