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近日出臺《城市景觀照明建設導則》(以下簡稱《導則》),為城市亮化定規矩,首次劃定限制和禁止設置亮化工程的區域。根據《導則》,南京主城該亮則亮,該暗則暗。
選取代表對象打造城市夜景
今后,南京將在歷史景觀、現代景觀和新城景觀三類對象中選取富有代表性的照明對象打造城市夜景。
在歷史景觀方面,南京重點選取秦淮新河百里綠色長廊、明城墻風光帶、秦淮河風光帶為主要的景觀照明對象。35公里明城墻全線亮化,但嚴格控制照明亮度,以簡潔的暖色調勾勒歷史景觀輪廓線,營造寧靜氛圍,傳遞歷史滄桑。
根據《導則》,玄武湖和周邊地區將成為南京重點打造的夜景名片。玄奘寺、雞鳴寺、南京火車站周邊、九華山山體、北極閣等地被納入整體設計,以塑造自然、歷史與現代都市和諧融合的城市畫卷。
此前有呼聲要將紫金山納入景觀照明,《導則》對此予以徹底否定。紫金山等禁止建設區域和自然生態保護區被劃定為嚴格禁止亮化的區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玄武湖到九華山再到紫金山,在夜空下形成了一條若隱若現的自然天際線。在打造玄武湖夜景名片的同時,不宜用亮化破壞這種隱約的美感。
針對社會反映較大的光污染問題,《導則》規定生活居住區、市政交通區等區域不能設置景觀照明,這些區域內的商業配套可進行景觀照明,但必須嚴格控制亮度和輻射范圍,嚴禁擾民。
列入“現代景觀”類的亮化對象有鼓樓廣場、新街口、山西路廣場和湖南路商圈,這些區域的亮化將提檔升級。而在河西、仙林等新城片區,突出建設生態宜居、綠色環保的景觀照明環境。
避免部分景區亮化過度
編制《導則》的主要設計師許東亮認為,相對于國內其他城市,南京的亮化還是比較內斂的,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亮化不協調、過度亮化等通病。
除了秦淮河兩岸,紫霞湖、莫愁湖等大部分公園都實施了亮化工程。南京市照明協會秘書長沈茹告訴筆者,有些公園的樹燈眩光讓人無法就近落座。她認為,在公園這類需要安靜的場所,有功能性照明和少量的景觀照明點綴就夠了。
祿口機場連接線遠離繁華市區,一路也布設了景觀照明,夜色下的樹木、草坪明亮可見。有人提出,這類亮化多少影響了生態,鳥兒都不來棲息,有悖生態宜居的城市理念。
還有專家提出,大尺寸的顯示屏在南京遍地開花,過多過亮。除了新街口地區,大行宮、漢中門、鼓樓等多個交通要道口都設有大屏幕,有些屏幕刺眼,明顯過亮。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按《導則》提出的照明設備要求對顯示屏予以調整。
首先滿足百姓需求
《導則》要求提升城市景觀照明的品質。而有市民提出,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的照明更應被重視。如六合東上南京二橋高速入口處沒有路燈,晚上一片漆黑,不熟悉這一帶路況的人根本找不到入口。
長期研究城市照明的南京理工大學梁仁杰教授持同樣觀點。他認為,照明首先要滿足百姓需求,小街巷、老小區和樓道的照明要予以足夠重視,要把滿足百姓實際需求的功能性照明擺在首要位置。
“活力不是規劃出來的。”對需要強化景觀亮化的熱鬧區域,許東亮建議政府不必強調整齊劃一,要允許業主在不制造污染的前提下自由發揮。
多位受訪人表示,《導則》的全面落實需要制度保證,從立項、規劃到驗收、管理等諸多環節要形成“把關”的鏈條,這部有關燈光的規則才不會懸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