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規定,商家需按統一格式在明示卡上標示出產品執行標準、產品分類、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規格、生產日期、產品適用范圍、產品主要用材、產品涂飾與裝飾工藝等信息。作為產品的“身份證”,該明示卡將是投資者和消費者維權的依據之一。
8月1日起,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公布的新版《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新國標除了對紅木家具的術語、產品命名、產品分類等進行定義規范外,還規定紅木家具產品必須配備全國統一的產品質量明示卡。
根據新國標規定,商家需按統一格式在明示卡上標示出產品執行標準、產品分類、產品名稱、產品型號、規格、生產日期、產品適用范圍、產品主要用材、產品涂飾與裝飾工藝等信息。作為產品的“身份證”,該明示卡將是投資者和消費者維權的依據之一。而對于目前在售的紅木家具,一些商家已表示將在8月后對其補發“身份證”。
2000年頒布的《紅木》國家標準規定,5屬8類33個樹種可以稱為紅木,但目前紅木家具市場里一些商戶只明確到“類”這一級,沒有標出具體樹種。例如知名的“紅酸枝”類,其下屬的交趾黃檀、奧氏黃檀、巴里黃檀、微凹黃檀等價格可能相差十幾倍以上,不懂行的消費者就會出現被一個“紅酸枝”蒙蔽雙眼的可能性。
即將啟動的新國標并沒有給“寸木寸金”的紅木家具市場帶來明顯波動。一些商家表示,雖然知道8月起將實施的新國標,但是在紅木市場,行家一看產品就知道是什么材料的,并不需要什么“身份證”,看好了直接談價錢就行。“新國標更多的是對這個行業的規范吧,讓入門級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夠更放心一些。”
據了解,去年一年交趾黃檀成品家具的價格上漲了4倍,而近十年來,紅木家具的身價普遍上漲超過10倍。業內人士表示,“十年前一套交趾黃檀皇宮椅也就幾千塊,現在最少得兩三萬元,而像海南黃花梨家具價格,近十年里漲了有上百倍,一些海南黃花梨的大物件甚至因為太稀少了,已經是無價的了。”
但由于不容樂觀的經濟大環境,今年以來,紅木市場也出現疲軟態勢。盡管如此,受人力成本增加、進口關稅上調等因素的影響,紅木家具的價格近期還將會上調,多家企業表示,此次上調幅度將根據家具的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等,平均為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