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李林仲
院校:廣西藝術學院
編號:27
命題: 畢業設計作品
作品名稱:舊貌新顏——北海市公館鎮舊水泥廠房室內改造
指導老師:韋自力 羅薇麗 黃嵩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廣西藝術學院室內藝術設計2010級畢業生。

姓名:張秋紅
院校:廣西藝術學院
編號:27
命題: 畢業設計作品
作品名稱:舊貌新顏——北海市公館鎮舊水泥廠房室內改造
指導老師:韋自力 羅薇麗 黃嵩
參賽形式:團隊
個人簡歷:
返回大賽作品頁在舊水泥廠房的修復改造過程中,需要引入一系列基本的概念問題,即如何使原有已死或瀕臨死亡的建筑在當今煥發出新的生命,于是“轉變”、“再生”、“擴建”、“再利用”逐漸成為城市建設的主題。
引以1973年的里卡多·波菲設計的就水泥廠為鑒,展開21世紀新一輪的舊廠房的改造熱潮。
方案選址:北海市公館鎮一個廢舊水泥廠。此廠由山東老板投資興建于1987年,1990年建成投產,成為當時北海市最大的水泥生產流水線。后因當地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加上群眾的反應強烈,北海市環保局勒令其停止生產。1996年停產至今。該廠占地面積150畝,位于北海市至公館鎮高速公路出口處,距北海市有兩小時路程。綜上所述,該廠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冬暖夏涼,這就提供了該廠改造成為度假村式酒店項目的基本條件。
設計亮點:
建筑自然導風系統,為了降溫和強化圓筒室內空氣對流,利用煙囪效應梳理氣流場實現自然通風的一種自然導風建筑構架系統,在圓筒頂端開放,圓筒上方設“進風口”,四面來的風能進入圓筒內,而又在中部高處設“氣樓(出風口)”,基于熱壓動力原理,新鮮空氣被“吸入”“通風槽”,且適量加濕冷卻后進入室內,室內熱氣、廢氣從“氣樓”向外排出,形成了空氣的循環,有效降低室溫,保持室內優良空氣質量。
現代裝修風格在舊廠房改造中的運用,舊材料墻面與新材料墻面相搭配相協調的裝修風格,新舊對比以新襯舊的手法,既保留了原來的工業文化氣息,又注入了現代裝修的新鮮血液。
下面是酒店的節點設計說明:
大堂,作為旅客集散中樞地其設計也往往最能體現該舊水泥廠改造意圖。大堂中心做了水池該水體與室外水體相互連動,防止水體發臭。水中散落荷花等綠色植物,天花造型如水體般曲扭靈動,相互襯映。在與破舊的墻面形成新舊對比,更好的新與舊的設計構想。
大堂過道,此空間為單層平房結構,在以節能環保為主的設計中,除了外墻使用大量透明玻璃采光外,設計師在本案也對天花板進行開闊性的改造設計,以不規則鏤空形式采光使得該空間又有光影效果使用美觀,一舉兩得。
咖啡廳作為一個文化傳播載體,對它的設計也極為重要,在本案設計中如何處理好新舊東西至為重要。首先判斷性保留原有的東西,例如磚墻、漏洞型原料筒。再之發覺原有客觀實用性的生產工具,加之改造以達到歷史與現代,新與舊的結合。
節能風筒餐廳,本改造項目擁有21個圓筒形原料,每個獨立原料筒厚度40公分,高達17m,全是混泥土鋼筋倒模結構建筑,留有門洞但是無窗戶,通風條件極差。在此情況下,又高又厚的水泥圓筒柱子就為風筒的存在提供可能和現實。無論風從四面八方來都可以通過風筒引到室內,從而使得室內的餐廳采集到清爽的自然風,達到節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