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黃成濤
院校: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編號:BS212
命題: 畢業設計類
作品名稱:漁舍: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海上漁排屋概念設計
指導老師:王娟
參賽形式:個人
個人簡歷:
教育背景: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2011級藝術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個人能力:擅長書法、繪畫;專業能力:居住、商業空間設計;園林、景觀藝術設計;版式設計;平面設計;美術基礎等。
返回大賽作品頁本次設計的漁排屋主要為了解決漁民們在海上的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漁排屋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食宿和儲藏,同時設計需要考慮到在海上特殊的用電、用水、娛樂、交通等問題。現如今漁排已經不單單只是漁民們在海上養殖水產品的平臺了,漁排的功能和規模越來越向城鎮靠攏。大量城市中的人們來漁排旅游進行娛樂活動,帶動了漁排的旅游業和餐飲業的發展,漁民的收入得到的比較大的提高。原先破舊的漁排屋已經很難滿足漁民們現如今的需要,不論的漁排屋的內部功能還是外觀都需要得到改造和升級。
漁排屋的設計主要源自盒子間的組合與疊加,通過不同盒子間的組合來展示不同的空間。新型的漁排屋可以根據每位業主的不同需要來制定所需的空間大小和建筑的外觀。
設計的靈感主要來源與現代的極簡主義設計理念與空間組合論中的主團組合。通過緊密連接來使各個空間之間相互聯系,通常包括重復的細胞狀空間,這些空間具有類似的功能并在形狀和朝向方面具有共同的視覺特征。
漁排設計的方向主要是漁排建筑模塊化,使漁排建造規范化合理化全面提升漁民的生活環境,重新規劃漁排的分布改善海上的交通狀況美化海上環境。作為一個海上人造建筑群,由于空間上的限制和物資的缺乏,該建筑群的占地空間不宜過大,而為了滿足人們對于空間儲物、活動和居住的功能要求,在設計中對空間的靈活度進行了專題設計。房屋的門窗和玻璃、墻面都可以在其平面上靈活交替移動,可供人們根據具體情況把每一寸空間都靈活使用到。而建筑的材質采用了工程塑料作為主要材料,解決了以前木質建筑在海上有較大火災隱患和雷擊隱患的問題。較輕的建材不僅為漁排減輕了載重量,同時也讓成為房屋構件靈活運動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