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宋姣
院校:重慶工商大學
編號:BS072
命題: 畢業設計類
作品名稱:“系在鵝項上的家”——鵝嶺公園青年旅舍建筑景觀設計
指導老師:譚維義
參賽形式:個人
個人簡歷: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校生
返回大賽作品頁本案位于在重慶市渝中區鵝嶺公園鵝項山莊下方懸崖上,其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是一個青年旅舍建筑景觀設計,目的在于讓愛好旅行、自然地人們找到心靈的歸屬。更便捷的體驗到健康、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設計本著以尊重自然,堅持可持續發展,以保護生態為核心;尊重歷史文化,傳播川渝文化特色;重視人的體驗,參與性和互動性為設計原則,使建筑與城市公園的融合,作為城市構筑景觀而設計。通過將基地的功能性、生態性、景觀性、文化性有機結合,使建筑既富有傳統特色又具有現代形式感,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零距離接觸自然和當地文化的交流空間。
鵝嶺公園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境內,地處渝中之巔,是重慶主城不可缺少的天然肺葉。地理位置優越,周圍配套完善,交通方便,是打造青旅的極佳位 。
建筑造型融合川渝建筑特色,利用地形,節約土地,提取川渝建筑元素,將其翻轉,與鵝嶺公園相呼應;外部鋼架結構以鵝嶺公園的瞰勝樓為靈感,提取簡單元素,經過變形得到,體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鋼架采用太陽能玻璃,對建筑外部效果和保溫功能有很大作用。是一個環保節能的生態建筑。玻璃可以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整個建筑景觀分為上下兩部分。分為建筑部分和道路景觀部分其面積分別為。不同高度的視野,滿足了人們多重體驗的需求。入口是從鵝項山莊景觀廊的樓梯下去,直接可以通向建筑,建筑擁有休閑平臺,既可以眺望江景,美景一覽無余,中心區域有休息區、樹屋,攀巖區,可以露營燒烤,享受到大自然的同時,也體驗了運動的快感。道路景觀在建筑下方,多處設有觀景平臺以及步道。
設計堅持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解決問題,著重考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性。重點強調生態規劃理念。建立連接城市與公園、現代與傳統相互融合的人文流線、交通流線、生活流線和生態流線。將原生態的樹木保留并融進建筑,使其穿過建筑自然生長,圍繞這棵樹形成一個公共空間,樹與建筑鏤空的間隙就是通往下面步道廣場的樓梯,采用的是螺旋樓梯,其圍繞樹干,人行走在樹的各個橫截面上,直接觀察樹木和鳥類的生活方式。樹上修建了樹屋,人們可以更好的與鳥兒與自然親近,真正體現天人合一“人鳥共舞”和諧自然的生活狀態。并打通了鵝嶺公園與李子壩的之間的豎向交通,成為公園連接其他環境的紐帶。激活了城市空間,使得鵝嶺公園從“封閉”走向“開放”。并解決了公園缺少文化娛樂場地、歷史文物鮮人問津等問題。
作為城市構筑景觀,以步道的形式,將鵝項山莊與李子壩相連接,可以加大人流量,使得鵝嶺公園從一個較封閉的空間轉變為開放式的城市公園,促進文化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具有重慶的特色園林。利用與鵝項山莊的聯系,在山莊開茶會,文化講壇等等活動,整個建筑便是重慶風景的眺望臺,山莊的人也可以下到青旅觀風景,看書喝茶,攀巖露營,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卻又能感受到川渝文化,既親民熟悉又新奇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