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小橋流水的古鎮是無錫最有標志性的象征,在“當代古厝”的設計中提取了古鎮的元素,在吊頂和墻面造型中運用了木方、橫梁、混凝土墻等古鎮的元素,而其它軟裝和部分硬裝上運用金屬灰棉布等后現代主義的風格,從而達到現代與古典、中式和現代的結合,產生了一種新老交織的情懷。
整體設計上墻面基本使用原始有質感的混凝土墻,給人一種古樸的感覺,在與其他現代元素的結合下產生了一種碰撞,但整體造型的協調下使這種碰撞毫無違和感
大堂的設計上,吊頂運用木方造型,保留原始的11米層高,不但權衡了超高的層高并且再現了古鎮的橫梁的元素,中心的水景也是運用了小橋流水的元素,以枯木、藤球和灌木做為現代元素的滲透,墻上抽象的壁畫也帶來了一種現代感。
服務臺則是運用整根原始的樹干切割作為柜臺,左側加了一塊檀木面板,很自然的區分左右服務臺的不同功能,墻面同樣運用了木方造型,在木方的造型上復雜多變與下面節約自然的服務臺形成對比。
所以整體的設計上由于多方權衡,給人一種進入古厝的錯覺,但又能給人一種現代文化的感受,正所謂“當代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