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境內一系列大型復雜的工程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和能力,這為我國工程企業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工程力量。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工程技術標準與國際上廣泛使用的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包括美標、英標、歐標、俄羅斯標準等)具有很大的差異。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國際工程管理學院院長張水波認為,雖然我們的技術水平不一定低,但我國工程技術標準長期以來處于一種“封閉性”狀態,加上我國配套的工程咨詢服務沒有同步走出去,我國的標準并沒有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認可,在國際工程項目中應用的比例很低。這不但不利于帶動我國的設備與材料的出口,而且還因我國企業對國際標準不熟悉而增大建設成本,甚至導致巨大的虧損。
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加快我國工程技術標準國際化對接?張水波提出了以下具體建議:
1、考慮由我國工程技術標準主管部門(如住建部、國家質檢總局或相關部委)牽頭,成立我國統一的技術標準“國際化”管理機構,發揮制度優勢,統一組織和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和專業組織、企業等,共同推進標準的國際化,避免各自為戰,浪費資源。
2、在上述機構的統一組織和協調下,借助國內外技術專家和翻譯專家,對相關國際通用主要技術標準進行遴選與同步翻譯,便于學習、研究、吸收以及借鑒應用,在中國標準還達不到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情況下,提高我國工程界對國際標準的熟悉度,避免因不熟悉標準而加重工程的實施難度。
3、在上述機構的統一組織和協調下,快速、高質量、系統地將我國成熟先進技術標準翻譯成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等外文版本,在國際范圍內出版發行發布,徹底改變我國工程技術標準的“封閉性”,同時避免我國相關企業低水平的重復翻譯、浪費資源以及影響中國標準的國際形象。
4、對于我國工程技術標準領先的領域,如高鐵、核電、長輸管道等,試點參考國際通用標準完善成套標準體系,在工程走出去的同時把標準率先推出去。同時定期舉辦國際技術標準大會,結合采用我國標準建成的大量示范性的“有形的”竣工項目,尤其是境外項目,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打造中國工程技術標準成功運用的樣板和典范,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宣傳我國高水平的工程技術標準,提高國際上應有的認可度。
5、出臺相關政策,借鑒國際金融機構通行的做法,要求我國貸款海外基礎設施的金融機構,尤其是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編制標準的工程采購合同范本,在范本中列入強制性或鼓勵優先采用中國技術標準的規定,并在貸款項目中予以采用。對于我國企業投資或承包的海外項目,鼓勵我國投資企業和工程承包企業在合同談判中優先推薦采用中國技術標準,對于采用我國標準的項目,給與我國參與企業在利率、稅收方面的優惠。通過微觀層面的“管理標準”,推動我國工程技術標準在國際上的應用。
6、從國家政策導向入手,鼓勵相關專業協會主動對接相關國際行業組織,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相關國家的行業組織,建立溝通交流機制;鼓勵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到沿線講學和技術交流,讓他們了解中國標準,認同中國標準;利用各種資源,邀請沿線國家技術官員來訪進行技術訪問,進一步加大工程技術類專業的留學生招生人數,夯實標準走出去的環境基礎。
7、積極引導我國工程咨詢同步走出去,要從國家層面有意識盡快加速培養一大批能在國際工程咨詢市場上提供高水平服務的專業人才,以便在工程技術標準采用決策時,有中國專業人員的聲音。 張水波認為,國際舞臺上的競爭最終是“標準”的競爭。應積極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機遇,快速推進我國工程技術標準的“國際化”對接,成為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標準”。
中裝協CBDA標準,是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根據國家標準化工作改革的制度性安排,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的編制方法,批準立項、組織編制并發布的,服務于建筑裝飾行業工程建設統一的技術和管理要求的推薦性團體標準。
為適應工程建設標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建筑裝飾行業工程建設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標準編制工作管理制度,促進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互聯互通,制訂本辦法。
根據《建筑裝飾行業工程建設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標準(CBDA標準)編制工作管理辦法(試行)》,CBDA標準編制分為立項、準備、征求意見、送審、報批、發布六個階段,各編制階段工作請編制單位根據本編制流程參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