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森工·金橋地板在其網站上發表的聲明
還有一周就要為新家鋪裝木地板,可是賣地板的商家卻卷款跑了,這讓正在裝修房屋的黃女士很受傷。據記者了解,黃女士的遭遇并非個案,有20多名北京消費者像她一樣,近期曾在北京大紅門集美家居吉林森工·金橋地板銷售店購買了地板,交完訂金后卻沒人上門送貨、安裝。消費者到銷售門店尋找時,卻發現賣場里的店面已經撤空,留下的電話停機,經銷商已經攜款跑路。
經銷商人去屋空
據黃女士介紹,今年5月份,她在北京大紅門集美家居吉林森工·金橋地板銷售店看中了一款地板。在該店齊老板的游說下,黃女士下了訂單。一周后,有工人上門對黃女士家的地板面積進行了實際測量。“100多平方米的房間,我選了兩種木地板。”黃女士說,測量完成后,她繳付了2萬多元的訂金。
幾天之后,黃女士再次給這家店打電話要求鋪裝地板時,驚訝地發現當初經銷商留給她的座機和手機號碼都打不通了。趁著周末休息,黃女士和丈夫再次來到該門店,竟發現賣地板的店鋪已經人去屋空。
另一名受騙的消費者王女士更是氣憤,她是在今年3月28日和這家店鋪簽的合同。“我還不是最早受騙的顧客,有的人2月份就交錢了。我是5月10日發現這家店突然關張的,商家電話也打不通了。”王女士告訴記者,“其實在和這家店簽合同購買地板之前,我已經在另一家地板店里訂了貨。本來我只是想進店逛逛,沒想到齊老板十分熱情,一個勁兒地套我的話。”當聽說王女士訂的木地板價格是每平方米357元時,齊老板便極力游說王女士撤單,她說:“我每平方米能便宜41元錢,就訂我的貨吧,再說我和你是老鄉,怎么著也不會騙自己的老鄉吧。”
20多名消費者上當受騙
6月20日,當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南四環的大紅門集美家居時發現,偌大的地板廳里并沒有金橋地板的門店。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對記者的回答是“沒有這個牌子,不知道具體情況”。
據記者了解,像黃女士這樣交了訂金卻沒有等到安裝地板的消費者有20多人。就在半個月前,黃女士曾經接到過齊老板的電話,稱肯定會給顧客一個說法,但是這些交了訂金的消費者至今也沒有等到處理結果,齊老板的電話也處于關機狀態。
黃女士對記者說:“我曾就此事詢問集美家居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是他們已經退店了,我交的這2萬元錢難道就打水漂了?”為了維護自身權益,黃女士等消費者已經向警方報案。
對吉林森工·金橋地板經銷商跑路一事,北京大紅門集美家居建材部總經理孫秀玲告訴記者:“它不是吉林森工·金橋地板,它在我們這兒叫吉林森工·奇美地板,它們都是吉林森工金橋集團的下屬企業。這個廠家在我們這兒展銷,手續是正規的,也辦理了正常的閉店手續,我們正在積極聯系經營者。其參展資格、相關協議等,我們都提供給派出所了。”
金橋地板稱這是 “個人誠信問題”
金橋地板隸屬于中國著名企業吉林森工集團,與露水河等知名品牌系出同門。依托吉林森工集團的木材和品牌資源,金橋地板雖然成立僅7年,但實木復合地板的年產量已達到600萬平方米,強化地板的年產量達到700萬平方米,資產總值超過11億元,曾榮獲中國名牌等稱號。這樣一家實力不俗的企業竟然發生經銷商攜款跑路的事件,令許多人感到匪夷所思。
日前,吉林森工·金橋地板在其官方網站上聲明:“經我公司深入調查,北京大紅門集美家居吉林森工·奇美地板已經停業撤店,其前期未按商場規定私下簽單收款,并在撤店時未履行前期合約義務的行為涉嫌欺詐,屬個人誠信問題,與我公司品牌經營管理無關。”
金橋地板在聲明中表示:“作為國內地板行業領軍企業,我公司將積極配合工商管理部門妥善處理此事,還消費者以公道。為此,我公司已責令吉林森工·奇美地板品牌事業部經理李鳳蘭驅車到齊波的老家盤錦找到當事人,說服其積極處理此事。據悉,齊波已經與消費者取得聯系并陸續開始退還訂金。我公司將自始至終繼續關注事件的處理進展,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但是,當記者致電李鳳蘭求證此事及后續處理情況時,她推說忙,迅速掛斷了電話。隨后,記者多次撥打李鳳蘭的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經銷商聯系不上,那么消費者能否要求家居賣場對其損失進行賠償呢?對此,孫秀玲稱:“這些消費者只和經銷商簽訂了合同,并沒有按照賣場要求在合同上加蓋賣場的公章,簽訂三方合同,也沒有按照要求通過賣場付款,而是直接把錢給了商戶個人,因此,賣場不能進行先行賠付。”記者在北京大紅門集美家居看到賣場里懸掛了很多提示牌,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在合同上加蓋賣場的公章。
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的進展。
●記者手記
地板企業亟待加強對經銷商的管控
20多名顧客先后在同一家地板銷售店購買了地板,沒想到交完訂金后卻沒人上門送貨、安裝,經銷商也攜款跑路了。這件離奇的事件立刻震動了家居行業,因為涉案主角不是平常之輩,而是知名品牌吉林森工旗下的金橋地板。依靠經銷商加盟擴張渠道、提升銷量,從而做大品牌,是家居行業通行的經營模式。金橋地板經銷商攜款跑路事件,給企業如何有效管控經銷商留下了一道待解之題。
不管經銷商是出于什么原因攜款跑路,反映出的都是企業在掌控和管理經銷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相關責任企業是推脫不掉的。金橋地板這一事件應該引起行業的警覺,仔細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管控經銷商。
目前家居行業普遍存在的依賴經銷商的渠道模式猶如一把雙刃劍,無時無刻不在考驗企業的管理和應變能力。眾所周知,受樓市宏觀調控的影響,地板行業銷售額大幅下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經銷商為了牟取利潤,在市場運作中的短視行為屢見不鮮,有的不是將市場做實、做細、做到位,而是投機取巧、以次充好;有的實力雄厚的經銷商同時代理多個品牌的地板,動輒“挾市場以令廠家”,或提出苛刻條件,對廠家采取“君令有所不受”的態度。這種狀況將弱化企業管控經銷商的能力,瓦解廠商之間的信任,降低消費者的滿意度,對企業品牌造成負面的影響。
毋庸置疑,利益是維系經銷商和企業合作關系的唯一紐帶,企業全面加強對經銷商的管控應從三方面著手:第一,必須把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要培養經銷商樹立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的意識,真正認識到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忽視、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短現行為無異于自殺,要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
第二,建立經銷商檔案,實行動態管理。企業要將每個經銷商的詳細資料,如營業執照、資金情況、以往經營歷史、月度和年度進貨情況及回款情況、業務經手人員、有關賬務手續、未解決問題等登記在案,以備隨時進行檢查。應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經常與經銷商溝通,隨時掌握經銷商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降低經營風險。
第三,企業應從資金、營銷等方面協助經銷商,幫助他們把生意做好,實現企業、經銷商、消費者的共贏。企業應通過經驗交流、集中培訓、參觀學習等方式,努力提高經銷商的業務素質,增強其業務開拓能力和贏利能力,向市場要利潤,實現良性循環。